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得樂謝竹溪一首》
全文:
不覺昏眵過十旬,謁之先聖禱之神。
室生虛白稀來客,驛致空青累故人。
病尚研尋書外意,耄猶貪愛夢中身。
從前計孛俱辭去,獻歲明朝已發春。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研尋
研究探索。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諸葛厷 年少,不肯學問,始與 王夷甫 談,便已超詣。 王 嘆曰:‘卿天才卓出,若復小加研尋,一無所愧。’”《北齊書·張耀傳》:“ 趙彥深 嘗謂 耀 曰:‘君研尋《左氏》,豈求 服虔 、 杜預 之紕繆邪?’” 唐 劉知幾 《史通·題目》:“竊以《周易》六爻,義存《象》內;《春秋》萬國,事具《傳》中。讀者研尋,篇終自曉。” 趙朴初 《觀埃及古代文物》詩之一:“厚葬今應謝古人,洋洋文物耐研尋。”
外意
(1).貳心;異志。《三國志·蜀志·劉璋傳》:“今州中諸將 龐羲 、 李異 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 豫州 ,則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之道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五:“ 望子 忽生外意,神便絶往來。”《水滸傳》第一一一回:“ 呂樞密 道:‘你兩個來到,恐有他意。’ 穆弘 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順之心,怎敢懷半點外意。’”
(2).文字描繪的表面意義。與內意相對。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張天覺》:“ 苕溪漁隱 曰: 聖俞 《金針詩格》云:‘﹝詩﹞有內外意,內意欲盡其理,外意欲盡其象,內外含蓄,方入詩格。’”
貪愛
貪戀,迷戀。《左傳·僖公十四年》:“幸災不仁;貪愛不祥。” 宋 王令 《思京口戲周器之》詩:“ 江 南別日醉方醺,貪愛青天帶水痕。” 許地山 《集外·狐仙》:“貪愛是當你想著你愛一個女子的時候,心裡只為滿足自己,並不顧別人的情形如何。”
中身
(1).中年。《書·無逸》:“ 文王 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 鄭玄 註:“中身謂中年。”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年在中身,疚維痁疾。” 唐 柳宗元 《唐故邕管招討副使鄧君墓志銘》:“年極中身,葬茲高岸。” 章炳麟 《悲先戴》:“壽不中身,憤時以隕,豈無故耶?”
(2).身體的中部。《戰國策·魏策四》:“有虵於此,擊其尾,其首救;擊其首,其尾救;擊其中身,首尾皆救。”
劉克莊名句,得樂謝竹溪一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