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馮取洽的《賀新郎(追次玉林所賦溪樓燕集韻)》
全文:
二老交相訪。
正不妨、勃窣媻姍,舍車而杖。
憶在蓉村新雨過,門外春流浩蕩。
中有個、列仙臞相。
把酒論詩饒勝韻,更柳邊、花底同心賞。
臨別句,幾回唱。
忽傳風馭來溪上。
遣兒曹、策馬郊迎,老懷欣暢。
爭訝金華佳父子,飛下蓬萊崑閬。
有四士、追隨仙仗。
我愛君如何次道,便令人、直欲傾家釀。
歌妙曲,鄭聲放。
參考注釋
鄭聲
(1).原指 春秋 戰國 時 鄭國 的音樂。因與 孔子 等提倡的雅樂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後,凡與雅樂相背的音樂,甚至一般的民間音樂,均為崇“雅”黜“俗”者斥為“鄭聲”。《論語·衛靈公》:“放 鄭 聲,遠佞人。 鄭 聲淫,佞人殆。” 劉寶楠 正義:“《五經異義·魯論》説 鄭國 之俗,有 溱 、 洧 之水,男女聚會,謳歌相感,故云 鄭 聲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韶》響難追, 鄭 聲易啟。” 明 楊慎 《升庵經說·淫聲》:“ 鄭 聲淫者, 鄭國 作樂之聲過於淫,非謂 鄭 詩皆淫也。”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此《關雎》所以不作也,此 鄭 聲所以盈天下也。”參見“ 鄭音 ”。
(2).中醫病名。症狀為語言重複,聲音低弱,若斷若續。 清 王夫之 《四書稗疏·論語·鄭聲》:“醫書以病聲之不正者為鄭聲,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陽明全篇>》:“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註:“ 戴元禮 曰:‘鄭聲者,鄭重頻煩,語雖謬而諄諄不已。’ 張錫駒 曰:‘鄭聲者,神氣虛不能自主,故聲音不正而語言重複也。’”
馮取洽名句,賀新郎(追次玉林所賦溪樓燕集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