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齊己的《謝王詹事垂訪》
全文:
鳥外孤峰未得歸,人間觸類是無機。
方悲鹿軫棲江寺,忽訝軺車降竹扉。
王澤乍聞譚渙汗,國風那得話玄微。
應驚老病炎天裡,枯骨肩橫一衲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王澤
君王的德澤。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盟會要》:“賞善誅惡而王澤洽。” 唐 白居易 《得乙上封請永不用赦判》:“刑乃天威,赦惟王澤。” 宋 梅堯臣 《和王尚書花木瓜》:“復何備國風,庶亦見王澤。”
渙汗
(1).喻帝王的聖旨、號令。《宋書·范泰傳》:“是以明詔爰發,已成渙汗,學制既下,遠近遵承。” 宋 王安石 《免參政上兩府啟》:“雖已陳情而懇避,猶疑渙汗之難迴。” 康有為 《進呈<日本明治變政考>序》:“皇上乾綱獨攬,號令如雷霆,無封建之強侯,更無大將軍之霸主,片紙渙汗,督撫貫行。”
(2).指發號施令。 清 魏源 《次韻前出塞》之六:“渙汗九萬里,榮辱非一彊。” 李大釗 《大哀篇》:“彼等見夫共和國有所謂政黨者矣,於是烏合之眾,各竪一幟,以渙汗人間。”參見“ 渙汗大號 ”。
(3).猶流布。《文選·劉孝標<辨命論>》:“星虹樞電,昭聖德之符;夜哭聚雲,鬱興王之瑞。皆兆發於前期,渙汗於後葉。” 張銑 註:“渙汗,流布之貌。”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序:“莫不巍巍乎,穆穆乎,渙汗於緑篇,氛氳於丹冊者矣。” 明 邵璨 《香囊記·褒封》:“天恩渙汗,使者星軺遠下朝端。”
(4).光亮鮮麗貌。《西京雜記》卷六:“ 魯恭王 得文木一枚……制為枕案,文章璀璨,彪炳渙汗。”
國風
(1).《詩經》的一部分。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間各諸侯國的民間詩歌。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也稱為“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作品大多體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對統治階級的罪惡有所揭露,廣闊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但也不儘是民間作品。
(2).國家的風俗。《史記·殷本紀》:“帝 武丁 即位,思復興 殷 ,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以觀國風。” 唐 宋中 《送韋參軍》詩:“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
那得
1.怎得;怎會;怎能。玄微
(1).深遠微妙。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下》:“﹝佛﹞有經數千萬……世俗之人以為虛誕,然歸於玄微深遠,難得而測。” 唐 周賀 《贈姚合郎中》詩:“道從會解唯求靜,詩造玄微不趁新。”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敬美 論詩,大有玄微之旨。”
(2).深遠微妙的義理。 唐 李景亮 《李章武傳》:“以 章武 精敏,每訪辨論,皆洞達玄微,研究原本,時人比 晉 之 張華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夢寐能通造化機,天教達識剖玄微。” 陳蛻 《足疾一百餘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詩:“悟徹玄微息息通,此身原在有無中。”
(3).指高空,天空。 唐 郭周藩 《譚子池》詩:“言訖辭沖虛,杳藹上玄微。”
齊己名句,謝王詹事垂訪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