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
全文:
新聞妙無多,舊學閒可束。
猶當隱季主,未遽逃梅福。
空腸吐餘思,靜似蠶綴簇。
寸田結初果,秀若銅生綠。
荊棘掃誠盡,梨棗憂不熟。
高人寧鑄金,下士乃服玉。
君看嶺嶠隘,我欲巾笥蓄。
曾攀羅浮頂,亦到朱明谷。
旋觀真歷塊,歸臥甘破屋。
故人老猶仕,世味薄如縠,偶從越女笑,不怕蠻江浴。
驚聞尺書到,喜有新詩辱。
應憐五管客,曾作八州督。
骨銷讒口鑠,膽破獄吏酷。
隴雲不易寄,江月乃可掬。
遙千清遠寺,不稱空洞腹。
蹇驢步武碎,短瑟弦柱促。
仰看泉落珮,俯聽石響轂。
千峰瀉清駛,一往無回躅。
狂雷失晤語,過電不容目。
要知僧長飢,正坐山少肉。
人間無南北,蝸角空出縮。
仇池九十九,天人同一夢,仙凡無兩錄。
陋邦真可老,生理亦粗足。
便回爇天焰,長作照海獨。
參考注釋
羅浮
山名。在 廣東省 東江 北岸。風景優美,為 粵 中遊覽勝地。 晉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稱為“第七洞天”。相傳 隋 趙師雄 在此夢遇梅花仙女,後多為詠梅典實。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地》:“ 羅浮 無定所,鬱島屢遷移。”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 南海 以竹為甑者,類見之矣,皆 羅浮 之竹也。” 元 張可久 《天淨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羅浮 ,黃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楨 《疏影》詞:“酒醒黃昏,看足香痕,好夢 羅浮 重省。”參見“ 羅浮夢 ”。
朱明
(1).夏季。 尸子 《卷上》:“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 晉 潘岳 《射雉賦》:“於時青陽告謝,朱明肇授。” 唐 劉禹錫 《代謝端午賜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 清 孫枝蔚 《惜夏》詩:“我餞朱明後,無衣暗自傷。”
(2).指立夏節。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中呂四月》:“節屆朱明,晷鍾丹陸。”《敦煌曲子詞·菩薩蠻》:“朱明時節櫻桃熟,捲簾嫩筍初成竹。” 元 柯丹邱 《荊釵記·繡房》:“寶篆香消,繡窗日永,又還節近朱明。”
(3).太陽。《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時不可以淹。” 王逸 註:“朱明,日也。”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六六:“朱明不相見,奄昧獨無侯。” 明 王世貞 《天門開》詩:“朱明曜以東起,纖阿迫以西垂。”
(4).指傳說中的火神 祝融 。《淮南子·天文訓》:“南方火也,其帝 炎帝 ,其佐 朱明 。” 高誘 註:“舊説雲 祝融 。”
(5). 漢 郊祀歌名。《史記·樂書》:“春歌《青陽》,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後漢書·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祭赤帝 祝融 ,車旗服飾皆赤,歌《朱明》。”
(6).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七洞天,即“朱明輝真之洞天”。在 廣東 羅浮山 。 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 朱明洞 里得靈草,翩然放杖凌蒼霞。” 宋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三:“ 羅浮 高萬仞,下看 扶桑 卑。默坐 朱明洞 ,玉池自生肥。”
(7).指 明 朝。 明 朝皇帝姓 朱 ,故稱。《花城》1981年第6期:“自從 成吉思汗 的孫子 忽必烈 定都 北京城 ,經過 蒙元 、 朱明 、 滿清 ,七百多年。”
蘇軾名句,次韻高要令劉湜峽山寺見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