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鄭剛中的《讒桃花》
全文:
手提銅壺汲漣漪,去年曾浸寒梅枝。
今年汲水浸桃萼,明玉這瘦紅粉肥。
夭夭灼灼豈不佳,如酒透骨春頗宜。
孰與山齋雪將飛,彼孤者芳抱清姿。
幽香入我苦吟筆,此意似非桃所知。
我今顛倒六鑒痴,對花下悟靈雲疑。
何人道眼絕世態,試以公論分妍媸。
東鄰有女厭綺索,雷五不簪珠與璣。
參考注釋
人道
(1) 以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自由等為原則的人事或為人之道
(2) 中國古代哲學中與“天道”相對的概念。一般指人事、為人之道或社會規範
世態
指社會上人與人相處的人情世故
也索氫世態炎涼心中暗忖。——佚名《凍蘇秦》
公論
(1) 公正或公眾的評論
是非自有公論,不是某一個人說了就算
(2) 公理;定理
妍媸
同“ 妍蚩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宋 蘇軾 《影答形》詩:“妍媸本在君,我豈相媚悅。” 清 趙翼 《鄉試屆期分遣兒孫赴試》詩:“科場得失原靡定,文字妍媸要共觀。” 茅盾 《子夜》八:“他( 馮雲卿 )轉臉仔細看著女兒,似乎把想像中的 劉玉英 和眼前的他的女兒比較妍媸。”
鄭剛中名句,讒桃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