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沈楊輔隱軒詩》
全文:
小隱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軒良有意。
仕途捷徑固無取,泉石膏肓亦猶次。
不知朝隱誰得之,我恐曼倩為近似。
公卿百執各有職,豈容妄隱但棄位。
古人祿仕所不免,意在全身近於智。
莊周梅福此其流,吏隱之名可無愧。
沈君有弟今休文,咳唾成章數千字。
恥從舉子事進取,逸韻高情寓吟醉。
乃兄宦達方強仕,翠竹停鸞想風致。
君侯才業伯仲間,退以求名名亦遂。
方今堯舜理四海,岩穴彈冠求自試。
朝廷既治群吏肅,保處堪為隱者地。
不如市隱最得策,大勝山林自憔悴。
花源繚繞轉紅綠,竹洞深沉入幽邃。
我聞此風頗健羨,圖成未可日月冀。
他時儻作江西遊,兄曰能來訪予季。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宦達
官位顯達,仕途亨通。 晉 李密 《陳情事表》:“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唐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詩:“安穩 高詹事 ,兵戈久索居。時來如宦達,歲晚莫情疎。” 元 范梈 《寒食後百丈山夜坐》詩:“以閒酬宦達,將病抵心慵。” 明 王世貞 《雨後與孫兆孺小坐》詩:“宦達何知味?年衰始問身。” 清 惲敬 《南華九老會詩譜序》:“士當年少氣壯,束修自進,曰:‘吾將以為天下也。’一旦宦達矣,名溢於朝,祿豐於室,又相率引去以為高。”
強仕
1.亦作"彊仕"。 2.四十歲的代稱。語本《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翠竹
綠竹。 南朝 齊 謝朓 《游後園賦》:“積芳兮選木,幽蘭兮翠竹。” 唐 鮑溶 《雲溪竹園翁》詩:“硠硠雲溪里,翠竹和雲生。” 明 何景明 《過馬溪田村居》詩:“宛宛清河曲,團團翠竹村。” 葉聖陶 《線下·金耳環》:“綠意瀰漫的原野在兩旁平轉;時時有一叢深樹或翠竹一閃而過,標識著那裡有村落。”
風致
(1).風度品格。《新唐書·崔遠傳》:“子 遠 ,有文而風致整峻,世慕其為,目曰‘飣座梨’,言座所珍也。” 宋 洪邁 《夷堅丙志·費道樞》:“竊慕上客風致,願奉頃刻之歡,可乎?” 清 龔自珍 《題<紅蕙花詩冊>尾》詩序:“今嗣君抱來烏絲闌素冊高尺許,皆將來蕙故也。君之風致可想見矣。”
(2).風韻。指容顏姿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纖》:“﹝ 阿纖 ﹞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風致嫣然。” 胡也頻 《光明在我們的前面》一:“﹝她﹞匆忙地把一隻手撐在桌上,半彎著腰肢,雖然帶點倉皇,卻完全是一種很美觀的、天然的風致。”
(3).形容姿態美好。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果然好個俊雅書生,遠觀那樣風致,近看還不知怎么樣風流。”《紅樓夢》第一百回:“又想起那年唱戲做的 嫦娥 ,飄飄艷艷,何等風致。” 朱自清 《荷塘月色》:“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4).風味;情趣。 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魯直 與 方蒙 書:‘頃 洪 甥送令嗣二詩,風致灑落,才思高秀。’” 明 湯式 《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復有跨海征進之行故作此以書其懷》套曲:“他戀著蓬窗下風致佳,舵樓中景物饒。”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三》:“京師有薏酒,用薏苡實釀之,淡而有風致,然不足快酒人之吸也。” 楊朔 《畫山繡水》:“本來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風致, 桂林 山水那種清奇峭拔的神態,自然是絕世少有的。”
(5).指文學作品的風格,韻味。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鑑》卷三:“ 越國夫人 王氏 , 端獻王 婦, 王審琦 後,作篆隸有古法,為小詩有林下風致。”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劉禹錫詩》:“﹝ 劉禹錫 詩﹞宛有 六朝 風致,尤可喜也。” 胡適 《<中古文學概論>序》:“一方面的慷慨悲壯,一方面的宛轉纏*綿,都極盡平民文學的風致。”
(6).輕薄;輕浮。 清 李漁 《憐香伴·女校》:“他出這等風致題目,一定是個老風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竇氏》:“ 南 視女亦風致,遂與諧笑。”
王之道名句,沈楊輔隱軒詩名句
名句推薦
似斷蓬飛絮,平生懷抱,何處通津
曹伯啟《八聲甘州 和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