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舒岳祥的《正仲次韻謝證明亦翁之作此意佳甚不次韻為報》
全文:
人言乍見易得好,以我觀君久更佳。
古來善友晏平仲,顧沮孔子胡為哉。
不如寒拾兩相遇,撫掌吃吃笑口開。
雖然是中有機事,笑人惡念自墮邪。
不如見惡亦弗笑,惻然憫悟自嘆嗟。
醉翁四十早自號,君上五十銜始題。
好翁地位君須到,除拜甚稱何歉懷。
他銜敘爵此敘齒,稱位不以官高低。
他年同入隱逸傳,佑須羊馬臥青苔。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古來
自古以來
古來如此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唐· 李白《將進酒》
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清· 林覺民《與妻書》
善友
(1).友善,引為友好。《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安平 趙孔曜 ,薦 輅 於 冀州 刺史 裴徽 …… 徽 於是闢為文學從事,引與相見,大善友之。”
(2).指交好友朋。 清 吳敏樹 《與楊性農書》:“ 性農 非有求託於 吉安 者,非假光寵於 吉安 者,其親賢善友,而欲偕之於道,素意固然也。”
(3).指佛教教友。《海龍王經》卷一:“初*夜後夜,常觀精進,敬重善友,志懷羞恥,常以大哀護於一切。” 南朝 梁武帝 《游鐘山大愛敬寺》詩:“駕言追善友,回輿尋勝緣。” 宋 秦觀 《法雲寺長老然香會疏文》:“肆求善友,同結勝緣。”
平仲
銀杏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劉逵 注引 劉成 曰:“平仲之木,實白如銀。” 明 方以智 《通雅·植物三》:“平仲,銀杏也。一名檘,一名火槖木,白果,葉如鴨腳。 宋 初入貢。 永叔 ( 歐陽修 )有詩記之。初 唐 , 沉雲卿 ( 沉佺期 )詩:‘芳春平仲緑,清夜子規啼。’” 明 王錂 《春蕪記·感嘆》:“紅雨亂春叢,清陰掩平仲。”
孔子
(公元前551—前479) 中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幼年生活貧困。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子。50歲時任魯國司寇,攝行相事。後同學生周遊列國,終不見用。晚年致力教育事業,傳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張“正名”,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名實相副,以鞏固等級名分和社會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對苛政。倫*理思想上宣傳“仁”。“仁”是符合等級制度的言行規範,又是維護家長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養恭、寬、信、敏、惠的總稱。教育思想上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知新”。重視因材施教。現存《論語》集錄孔子言行
胡為
何為,為什麼。《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禮記·檀弓上》:“夫古之人,胡為而死其親乎?”《漢書·黥布傳》:“胡為廢上計而出下計?” 顏師古 註:“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宋 蘇軾 《鄭州別後馬上寄子由》詩:“不飲胡為醉兀兀,此心已逐歸鞍發。”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畫夢錄·扇上的煙雲》:“你這些話又胡為而來?我一點兒也不能追蹤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為;任意亂來。《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個宰相,他在下位之時,也著實有名有譽的,後來大權到手,任性胡為,做錯了事,惹得萬口唾駡,飲恨而終。” 元 吳昌齡 《東坡夢》第二折:“由他閒戲,任你胡為。”《紅樓夢》第一一一回:“ 寳釵 聽著這話,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該給他行禮,但只老太太去世,咱們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為。’”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蓋 中國 藝術家,一向喜歡介紹 歐洲 十九世紀末之怪畫,一怪,即便於胡為,於是畸形怪相,遂瀰漫於畫苑。”
舒岳祥名句,正仲次韻謝證明亦翁之作此意佳甚不次韻為報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