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洪的《送徐致州交代賜第歸親庭》
全文:
九五飛龍闡文化,明光親策穿楊射。
重瞳左右列皋夔,鵠立臚傳玉階下。
乙科首冠持橐門,衣缽家聲傳子舍。
扶陽一經世青氈,天語褒嘉增寵假。
衣冠盛事耀儒紳,馬走牛醫皆衒咤。
君才端合連八科,麗藻明璣美無價。
他年落筆中書堂,更分跋燭金鑾夜。
詔成速招贊普朝,感動寧須奉天赦。
乃翁東山傾士望,內集風流繼諸謝。
買船徑度子陵灘,不待瓊林沾玉斝。
謂言歸心馳寢門,戲彩趨庭及槐夏。
顧我慚稱李耳孫,冗散時遭官長罵。
效顰累月漫笞兒,行矣歸田老耕稼。
參考注釋
耳孫
《漢書·惠帝紀》:“上造以上及內外公孫耳孫有罪當刑及當為城旦舂者,皆耐為鬼薪白粲。”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耳孫者,玄孫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遠,但耳聞之也。”又引 李斐 曰:“耳孫,曾孫也。”又引 晉灼 曰:“耳孫,玄孫之曾孫也。” 顏師古 註:“耳孫,諸説不同。據《平紀》及《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孫之耳孫。耳音仍……據《爾雅》:‘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昆孫,昆孫之子為仍孫。’從己而數,是為八葉,則與 晉 説相同。仍、耳聲相近,蓋一號也。”按,《類篇·耳部》:“昆孫之子為耳孫。”後多以“耳孫”泛指遠代子孫。 金 段成己 《題梁氏靜樂堂》詩:“ 叔敬 有耳孫,犖犖與時異。” 明 唐寅 《世壽堂》詩:“鷄窠小兒是鼻祖,鳩枝老子為耳孫。” 清 沉濤 《交翠軒筆記》卷四:“ 林霽山 《孤山》詩:‘耳孫今白髮,酹酒滿寒蕪。’” 章炳麟 《秦政記》:“ 明 制貴其宗室孽子,諸王雖不與政柄,而公卿為伏謁;耳孫疏屬,皆氣稟於縣官。”
官長
(1) 舊時行政單位的主管官吏
(2) 舊指軍官
當官長比士兵多幾個子兒
李洪名句,送徐致州交代賜第歸親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