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歸故山

李孫宸鰲頂雲峰(為葉相師賦)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鰲頂雲峰(為葉相師賦)》

全文:
君不聞渤海之東幾萬里,大壑之下深無底。
五山上下隨波搖,巨鰲戴之始列峙。
龍伯大人太無聊,舉足一釣連六鰲。
六鰲移住關山下,擎出仙山萬仞高。
仙山萬仞表靈勝,峰巒奇絕非人境。
丹爐一秘幾千秋,時出白雲相掩映。
中有仙人學駐顏,曾為云云施人寰。
鰲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歸故山
只今秋風漸長秋山蕨,丹楓白雲幾起忽。
西母時傳周穆謠,居人但解自怡悅。
白雲歲歲自鰲峰,聖朝何用侈登封。
老相未教雲臥穩,更看風雨促從龍。

李孫宸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鰲柱

傳說中指天柱。 宋 吳萊 《觀孫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圖》詩:「大圜杳何極,鼇柱屹不頃。」 王闓運 《貴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銘》:「龍淵始化,鼇柱忽移。」參見「 鼇足 」。

大明

(1).指日。《易·乾》:「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李鼎祚 集解引 侯果 曰:「大明,日也。」 唐 白居易 《為宰相賀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曉,一氣熏而萬物春。」 宋 文天祥 《發陵州》詩:「大明朝東出,皎月正在天。」

(2).指月。 唐 李白 《古朗月行》詩:「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3).泛指日、月。《管子·內業》:「乃能戴大圜而履大方,鑒於大清,視於大明。」 尹知章 註:「日、月也。」

(4).指君主。《魏書·張袞傳》:「今大明臨朝,澤及行葦,國富兵強,能言率職。」

日月

(1) 生計;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陽和月亮

拂衣

(1).提起或撩起衣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叔向 ﹞曰:『姦以事君者,吾所能御也。』拂衣從之。」 杜預 註:「拂衣,褰裳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乃有使酒之客,及於難侵之性,不能堪之,拂衣拔棘,而手足相及。」

(2).揮動衣服。形容激動或憤激。 漢 楊惲 《報孫會宗書》:「是日也,拂衣而喜,奮袖低昂,頓足起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 孔 慨然曰:『……今猶俎上腐肉,任人膾截耳。』於是拂衣而去。」 唐 穀神子 《博導志·崔玄微》:「 醋醋 怒曰:『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那班門客才曉得他是 崔 魏 逆黨,不待曲終,拂衣散盡。」

(3).振衣而去。謂歸隱。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 首陽 ,拂衣高謝。」 南朝 宋 謝靈運 《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唐 王維 《送張五歸山》詩:「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世態紛紜,半生塵里朱顏老;拂衣不早,看罷傀儡鬧。」

故山

舊山。喻家鄉。 漢 應瑒 《別詩》之一:「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唐 司空圖 《漫書》詩之一:「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追惟獻歲發春間,和我新詩憶故山。」 凌景堅 《寄十眉》詩:「應被故山猿鶴笑,我偏無計渡 汾 南。」

李孫宸名句,鰲頂雲峰(為葉相師賦)名句

詩詞推薦

鰲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歸故山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