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懷深的《頌古三十首·其三十》
全文:
髑髏里眼見猶在,枯木中龍聲更狂。
打破虛空光境盡,箇中別有好商量。
參考注釋
髑髏
(1) 死人的頭蓋骨
莊子之 楚,見髑髏。——《莊子·至樂》
(2) 通常用作危險警告;骷髏
眼見
(1).眼看;目睹。 唐 杜甫 《絕句漫興》之一:“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宋 程垓 《洞庭春色》詞:“多少事,有垂楊眼見,紅燭心知。”《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三:“真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見,説著也不信。” 魯迅 《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他又眼見他的朋友們,很多在戰場上犧牲掉。”
(2).猶眼界。 郭沫若 《巨炮之教訓》:“唉!我可憐這島邦的國民,他們的眼見未免太小。”
(3).分明;顯然。《水滸傳》第五八回:“那個穿紅的,眼見是 宋江 了;道妝的,必是軍師 吳用 。” 王西彥 《靜水裡的魚》:“不過,使他感到不安的是,省城既已撤退,戰爭眼見日益接近了。”
(4).很快;馬上。《紅樓夢》第三一回:“眼見有婆婆家了,還是那么著。”
枯木
(1).老樹;枯樹。《管子·度地》:“伐枯木而去之,則夏旱至矣。”《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枯木復生,人君亡子。”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如因榮木變為枯木,枯木之質,寧是榮木之體!” 唐 盧照鄰 《行路難》詩:“君不見 長安 城北 渭 橋邊,枯木橫槎臥古田。”《新唐書·五行志一》:“ 武德 四年, 亳州 老子祠 枯樹復生枝葉……占曰:‘枯木復生,權臣執政。’”
(2).比喻頹喪之心或老朽之人。 北周 庾信 《小園賦》:“心則 歷陵 枯木,髮則 睢陽 亂絲。” 宋 范成大 《與時敘現老納涼池上》詩:“笑我兩枯木,獨與三冬期。”
(3).指刑具。 唐 高彥休 《唐闕史·秦中子得先人書》:“富室少年列狀始末,訴於縣官,詰問伏罪,遂寘枯木。” 宋 陶穀 《清異錄·肉雷》:“ 來紹 ,乃 唐 酷吏 俊臣 之裔,天稟鷙忍……每肆枯木之威,則百囚俱斷,轟響震動一邑,時呼肉雷。”
(4).指神主;棺材。 宋 孔平仲 《續世說·直諫》:“今兵士之徒無罪,乃驅之行陣之間,委之鋒鏑之下,使肝腦塗地,魂魄無歸,令其老父、孤兒、寡妻、慈母望轊車而掩泣,抱枯木以摧心。” 宋 黃庭堅 《母安康郡太君祭亡女陳氏十娘文》:“惟女面目,永隔枯木。嗚呼昊天,忍此荼毒。”
釋懷深名句,頌古三十首·其三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