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惠山聽松庵竹壚圖疊前韻·其一》
全文:
三載春風別惠泉,竹壚付與苾芻煎。
卻緣字跡欲更舊,又見畫圖宛到前。
舒捲恰同身重歷,摩挲不是夢中眠。
因之為憶民情摯,富教慚言兩義全。
參考注釋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竹壚
見“ 竹爐 ”。
付與
拿出;交給:盡力完成時代~我們的使命。
苾芻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語以喻出家的佛弟子。為受具足戒者之通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僧訶補羅國》:“大者謂苾芻,小者稱沙彌。” 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聖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記》:“前後講毗尼三十會,度苾蒭百千人。”《西遊記》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經》,及談苾蒭洗業的故事。”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時 阿難陀 與諸苾蒭在竹林園,有一苾芻而説頌曰:‘若人壽百歲不見白水鶴,不如一日生得見白水鶴。’”
乾隆名句,題惠山聽松庵竹壚圖疊前韻·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