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贈平羌狄尉》
全文:
梁公沒世五百年,殊勛茂烈存簡編。
我懷忠議不復見,讀至舊史嘗喟然。
窮山老尉有狄氏,問之乃曰公其先。
誥書家牒盡炳炳,照出往事如目前。
念公英節不見矣,見公遠孫良可賢。
況公遠孫實賢者,本末趣尚疇能肩。
昔從五季衰亂來,簪組飄墜歸農廛。
平時下詔繼絕世,沾以一命聊褒甄。
天資忠孝遂奮激,報祖許國惟勤拳。
胸中已有霜雪在,飲冰食檗甘如膻。
嘗雲起跡自畎畝,幸得寸祿因賞延。
語言動靜苟一失,辱及吾祖為欺天。
信者清白與剛毅,異代猶有芳風傳。
如何十載走塵坌,綠髮減盡成華顛。
青雲岐路苦悠遠,誰借跬步為階緣。
當途達者倘在念,一顧可使羽翼軒。
不惟廉操足敦勸,抑見袓德光綿綿。
嗟予之意止如此,感憤為君書此篇。
參考注釋
天資
天賦;資質
天資聰穎
忠孝
忠於君國,孝於父母。《孝經·開宗明義》“終於立身” 漢 鄭玄 註:“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也。”《東觀漢記·北海敬王劉睦傳》:“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 唐 韓愈 《潮州請置鄉校牒》:“人吏目不識鄉飲酒之禮,或未嘗聞《鹿鳴》之歌,忠孝之行不勸,亦縣之恥也。”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風既降,聖教莫修,忠孝情衰,廉恥道喪。”
奮激
(1).激動振奮。《百喻經·五百歡喜丸喻》:“師子見之,奮激鳴吼,騰躍而前。” 宋 曾鞏 《徐孺子祠堂記》:“天下聞其風、慕其義者,人人感慨奮激。”《明史·王艮傳》:“ 縉 陳説大義, 靖 亦奮激慷慨, 艮 獨流涕不言。” 茅盾 《報施》:“他越說越興奮,自己也不大弄得清是他的想當然,還是真正實事,但奮激的心情使他不能不如此。”
(2).激勵。《舊唐書·李晟傳》:“ 晟 亦同勞苦,每以大義奮激士心。”
(3).激盪。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天地五·風雷異》:“當其陽氣奮激,為陰所困,則逼迫迸發,出則成聲,為疾風,為迅雷。”
許國
謂將一身奉獻給國家,報效國家。《晉書·陸玩傳》:“誠以身許國,義忘曲讓。” 唐 柳宗元 《冉溪》詩:“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為身謀。” 蔡鍔 《致潘惠英書》:“余素抱以身許國之心,此次尤為決心,萬一為敵賊暗算,或戰死疆場,決無所悔。”
勤拳
懇切真誠。 唐 白居易 《送毛仙翁》詩:“玄功曷可報?感極惟勤拳。” 宋 王禹偁 《籍田賦序》:“謹上《籍田賦》一章,雖不足形容盛德,亦小臣勤拳之至也。” 清 吳殿麟 《答鮑覺生書》:“因來書念僕勤拳,故發憤舉僕今昔之恨,而一為足下道之如此。”
呂陶名句,贈平羌狄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