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芾的《和何倅游雁盪》
全文:
何侯富詞藻,能賦兼能詩。
百篇輩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靈怪,造化不能私。
每為山水游,錦囊隨所之。
雁盪閟神秀,鬼物潛司巘。
開林發幽隱,肇自興國時。
高岩聳崷崒,列岫森瑰奇。
龍湫神光異,龍鼻靈液滋。
天柱萬仞立,冰簾千丈垂。
羨君沿檄來,暇日遂遍窺。
興隨佳處發,景與高情宜。
留步欣有得,過眼光如遺。
乘寒躡危磴,躋險攀樛枝。
雅有許詢興,心形不知波。
我漸動拘俗,薄宦方棲遲。
恨君為此行,不獲相追隨。
平生愛山心,自視如調飢。
尋幽儻有路,初不問險夷。
幾欲老山間,便將雲衲披。
頃幸官是邑,柴車晶功馳。
列賢不暫舍,游燕必於斯。
每欲狀奇怪,苦乏幼婦詞。
千岩與萬壑,胸中徒自知。
別來歲月久,況復逢艱危。
茲雖值平時,老大無所施。
今觀君所賦,妙境俱在茲。
慨然想雲壑,應不謂我欺。
會當尋舊遊,重與同襟期。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龍湫
雁盪山著名的大瀑布
神光
(1).神異的靈光。《楚辭·王逸<九思·哀歲>》:“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熒熒。”原註:“神光,山川之精能為光者也。”《漢書·郊祀志下》:“ 西河 築 世宗廟 ,神光興於殿旁,有鳥如白鶴,前赤後青。” 宋 蘇軾 《谷庵銘》:“谷庵之中空無物,非獨無應亦無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 劉大白 《愛》詩:“如其你願長住在我底愛里,我用我滿心的愛底神光,籠罩著你。”
(2).精神;神采。《素問·本病論》:“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張國相 ﹞年八十餘,猶演《宗澤繳印》,神光不衰。”
(3). 漢 代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啾啾蹌蹌,入西園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 神光 ,宮名也。”
靈液
(1).滋潤萬物的雨露。《文選·揚雄<劇秦美新>》:“神歇靈液,海水羣飛。” 劉良 註:“天地神祇,以 秦 無道之甚,故歇其靈潤滋液,不降福祥。”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枯槁之類,浸育靈液,六合之內,沐浴鴻流。” 唐 武元衡 《賀甘露表》:“聖德至而和風應,元氣滋而靈液降。”
(2).仙液。 三國 魏 曹植 《升天行》之一:“靈液飛素波,蘭桂上參天。”《文選·郭璞<遊仙詩>》:“圓丘有奇草, 鐘山 出靈液。” 李善 註:“靈液,謂玉膏之屬也。”喻指美酒。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二三道士席其間,靈液屢進頗黎盌。”
(3).對水的美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浴日餘波,賜以湯沐,春風靈液,澹蕩其間。” 明 周梅墟 《步步嬌·帶雨鳴柯》套曲:“碧蒙茸蔓草迷荒徑,濕淋漓靈液澄江浄。” 清 鈕琇 《觚賸·石言》:“秀氣迴薄,靈液潛滋。是生石寶,美勝懸黎。”
(4).唾液。道教以為唾液可以灌溉臟腑,潤澤肢體,故稱。 唐 顧雲 《苔歌》:“瓊蘇玉鹽爛漫煮,嚥入丹田續靈液。”《雲笈七籤》卷六十:“津液候滿口則嚥之……如此三止,是謂漱嚥靈液,灌溉五藏,面乃生光。”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人一·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
吳芾名句,和何倅游雁盪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