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言志》
全文:
九垠化為魅,億醜俘為虜。
既不能變姓名卒於吳,又不能髠鉗奴於魯。
遠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連父。
冥鴻墮矰繳,長鯨陷網罟。
鷃燕上下爭誰何,螻蟻等閒相爾汝。
狼藉山河歲雲杪,飄零海角春重暮。
百年落落生涯盡,萬里遙遙行役苦。
我生不辰逢百罹,求仁得仁尚何語。
一死鴻毛或泰山,之輕之重安所處。
婦女低頭守巾幗,男兒嚼齒吞刀鋸。
殺身慷慨猶易免,取義從容未輕許。
仁人志士所植立,橫絕地維屹天柱。
以身徇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素王不作春秋廢,獸蹄鳥跡交中土。
閏位適在三七間,禮樂終當屬真主。
李陵衛律罪通天,遺臭至今使人吐。
種瓜東門不可得,暴骨匈奴固其所。
平生讀書為誰事,臨難何憂復何懼。
已矣夫,易簀不必如曾參,結纓猶當效子路。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仁人志士
有德行、有志向、為理想而獻身的人
至於仁人志士,不幸偃蹇於卑投,竭力以行其所志,…——明· 歸有光《送夾江張先生序》
橫絕
(1).橫越;橫度。《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絶四海。” 唐 李白 《蜀道難》詩:“西當 太白 有鳥道,可以橫絶 峨眉 巔。” 清 姚瑩 《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記》:“ 黃河 之流,橫絶 中國 者,非一勺之源。”
(2).超絕,超出。 明 李東陽 《送蕭履庵詩序》:“時 履庵 尚未第,其清詞妙翰,橫絶時輩。” 清 曹寅 《送亮生游閩》詩之一:“橫絶文林世不知,誰供五木解嘲詩。”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故若 英 若 美 ,均假僵死植物之靈,以橫絶一世。”
地維
(1).維繫大地的繩子。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繫綴。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湯問》:“其後 共工氏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維。”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族雲飛泉室,震風沉羽鄉;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
(2).喻紀綱。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年當 晉 宋 ,運櫃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傾而地維絶。” 嚴復 《救亡決論》:“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禮之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號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維者,皆譬諸夏葛冬裘,因時為制。目為不變,去道遠矣!”參見“ 地紀 ”。
天柱
(1).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訓》:“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絶。”《神異經·中荒經》:“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詩:“黨徒們呀,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碰壞!”
(2).比喻負重任者。 田漢 《關漢卿》第五場:“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正氣歌》,才知道現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天柱,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
(3).耳的別名。《太平御覽》卷三六六引《長沙耆舊傳》:“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相師曰:‘耳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七·萊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頂巉巖,聳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漢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號為南嶽,即此。《史記·孝武本紀》:“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東,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 潛縣 屬 廬江 , 南嶽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餘杭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滌山 ﹞其右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陝西 岐山 的別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四·鳳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
(8).星名。屬於東方七宿中的角宿。《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經》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
文天祥名句,言志名句
名句推薦
側聆天上語,下視飛鳥背
魏巒《登清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