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張永平鎋作亭於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
全文:
渠河有水清且漣,弄丸之暇游其間。
風輕沙暖鷗忘機,天開日烜魚逃筌。
山中不知歲月改,春洲六度聽綿蠻。
聞人昔游不到此,岸容山色如有冤。
永平教孚訟亦簡,為我卜築河之乾。
臨流興懷嘆不足,因思孔聖感逝川。
豈無日景自北起,亦有天運從東旋。
風霆流形草木賁,星辰垂象郊原寬。
乾坤坎離更見伏,春秋代謝相迴環。
雖將此理醒群聵,更向川上觀微瀾。
存神過化義亹亹,行著羽察心閒閒。
子思淵淵達天德,子車混混窮原泉。
東流不休發呂氏,潺湲遠望悲屈原。
聖賢分量已差等,後來承誤滋可嘆。
或嗟年衰勸努力,或謂時逝宜游盤。
須看龍見水歸壑,又識雨降雲蒸山。
陰陽翕闢本無閒,俗儒但作死生觀。
河南挺生二程子,指示道體鐫冥頑。
人能於此發深省,致知格物茲其端。
神徂聖伏二千載,是心長與江瀰漫。
文通為揮五色筆,大篇長句垂不刊。
春風沂泗儼在此,居人莫作渠陽看。
參考注釋
文通
(1).通達文學。《南史·檀道濟傳》:“﹝ 檀珪 ﹞與 僧虔 書曰:‘僕一門雖謝文通,乃忝武達。’”
(2).文句的通則。猶文法。 清 馬建忠 《<馬氏文通>序》:“取‘四書’、三《傳》、《史》、《漢》、 韓 文為歷代文詞升降之宗,兼及諸子、《語》、《策》,為之字櫛句比……渙然冰釋,皆有以得其會通,輯為一書,名曰‘文通’。”
五色筆
(1).幾種顏色的筆。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耆舊·安安先生》:“先生好讀書,老而彌篤,案頭嘗置五色筆,見載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後可疑者,必釐而點乙之。” 周祖謨 《<世說新語箋疏>前言》:“本書經始於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筆以 唐 宋 類書和 唐 寫本《世說》殘卷校勘今本。”
(2).五彩妙筆。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淹 罷 宣城郡 ,遂宿 冶亭 ,夢一美丈夫,自稱 郭璞 ,謂 淹 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 淹 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 江淹 才盡。”《宋史·范質傳》:“ 質 生之夕,母夢神人授以五色筆。九歲能屬文,十三治《尚書》,教授生徒。” 沉昌眉 《和弟》詩:“夜夢五色筆,日擁百城書。”
(3).喻文才。 唐 李商隱 《縣中惱飲席》詩:“若無 江氏 五色筆,爭奈 河陽 一縣花。” 宋 葉適 《題潘彥庶群書辨正》:“ 潘彥庶 少有五色筆,本州亟薦送。”
大篇
(1).指篇幅大的詩文。 唐 韓愈 《送權秀才序》:“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閲之累日而無窮焉。”
(2).稱對方的詩文,猶言大作。 清 周亮工 《尺牘新鈔·張九徵與王阮亭》:“三日夕讀大篇,幾不成寐。”
長句
唐人習慣稱七言古詩為長句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不刊
不可改易。古代的文書刻在竹簡上,錯了就削去,這叫“刊”
此地學不刊之說也。——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魏了翁名句,張永平鎋作亭於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名句
名句推薦
澹泊之守,須從穠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陳繼儒《小窗幽記·集醒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