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橋可度見可喜,家貧馬骨高三山

晁補之復用前韻並答魯直明略且道見招不能往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晁補之的《復用前韻並答魯直明略且道見招不能往》

全文:
銅斗承糟醉張口,口和漁陽拍銅斗。
去年拋卻青竹竿,女嬃嬋媛呼我還。
我初不解世中語,淡面那久王侯間。
未須頭出千人上,要有廖君黃子賞。
竹林清風前日生,豫章冥冥雲擁城。
二人不來草木長,帶鋏陸離誰與榮。
步行奪馬從此起,談笑封侯誰氏子。
平生不識笳鼓悲,虛讀君詩舍然喜。
君不見大賢遠抱與俗難,何須酒盤柔指鳴哀彈。
二人高韻已寥廓,黃鵠之飛那得攀。
繩橋可度見可喜,家貧馬骨高三山

晁補之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晁補之繩橋可度見可喜,家貧馬骨高三山書法作品欣賞
繩橋可度見可喜,家貧馬骨高三山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繩橋

用繩索連結兩岸,鋪以竹木而成的橋。 唐 杜甫 《寄董卿嘉榮十韻》:“下臨千仞雪,卻背五繩橋。”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將至 青城 ,當再渡繩橋。每橋長百二十丈,分為五架。橋之廣,十二繩排連之,上布竹笆,攢立大木數十於江沙中,輦石固其根,每數十木作一架,掛橋於半空,大風過之,掀舉幡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彭氏詩》:“絶壁繩橋萬壑深,春風何意此登臨。”

可喜

(1) 令人高興的

可喜的成就

(2) 可愛

他的渾家,生得風流,長得可喜

馬骨

戰國 時, 燕昭王 欲求賢才, 郭隗 以買千里馬為喻,說古代有君王懸賞千金買千里馬,三年後得一死馬,用五百金買下馬骨,於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馬。比喻若能真心求賢,賢士必聞風而至。事見《戰國策·燕策一》。後以“馬骨”喻賢才俊士。 明 張煌言 《感遇》詩:“落拓何曾夸馬骨,淹留豈為戀豬肝。” 清 朱之瑜 《與源綱條書》之一:“是則千里逸足,期年三至,而僕為五百金之馬骨矣。”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晁補之名句,復用前韻並答魯直明略且道見招不能往名句

詩詞推薦

繩橋可度見可喜,家貧馬骨高三山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