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唐岱沈源合作應真圖》
全文:
萬木森疏千嶂圠,中有那伽剛百八。
人驚偉貌各猙獰,智者默知謂狡黠。
彌勒何曾破六賊,曇摩手不釋貝札。
興來呼龍使作雨,乘荷亂海嫌荷滑。
剖胸見佛似老僧,老僧若似將來殺。
魔王震懾天龍跽,於菟扣額環狸豽。
指頭幻作乾闥城,堪容世界如塵剎。
無始劫來補衲衣,不知皮骨翻剝㓤。
岳神受戒何所授,香象馴擾如童羍。
波旬閦多肩筍輿,方寸未服其視䀣。
楚猿一旦離林木,為伊摩頂頻咄咄。
琉璃瓶插青蓮馛,錢大靈龜抱根活。
天花亂落不著身,石頭諦聽塵緣脫。
支提十尋袒臂擎,能仁忽現鍵□缽。
眾生有生佛無生,無生無圖圖豈達。
前有龍眠後雲鵬,不萌枝上添藤葛。
披圖題句聊復爾,肯向僧雛稱棒喝。
參考注釋
彌勒
梵語Maitreya音譯,意譯“慈氏”。著名的未來佛。我國的 彌勒 塑像胸腹坦露,面帶笑容。傳說 五代 時 布袋和尚 是其化身。《彌勒下生經》:“將來久遠, 彌勒 出現,至真等正覺。” 唐 窺基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又念 彌陀 、 彌勒 ,功德無有差別。” 宋 黃庭堅 《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之九:“形模彌勒一 布袋 ,文字江河萬古流。” 陳世宜 《醉歌》:“ 彌勒 開口作憨笑,金剛怒目將譙訶。” 魯迅 《彷徨·示眾》:“胖大漢後面就有一個 彌勒佛 似的更圓的胖臉。”
何曾
反問表示未曾
你何曾想到他今天會成為總統?
六賊
(1).謂危害天下的六種惡人。《六韜·上賢》:“ 太公 曰:‘夫六賊者,一曰臣有大作宮室池榭,游觀倡樂者,傷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農桑,任氣遊俠,犯歷法禁,不從吏教者,傷王之化;三曰臣有結朋黨,蔽賢智,障主明者,傷王之權;四曰士有抗志高節,以為氣勢,外交諸侯,不重其主者,傷王之威;五曰臣有輕爵位,賤有司,羞為上犯難者,傷功臣之勞;六曰強宗侵奪,陵侮貧弱者,傷庶人之業。’” 元 劉壎 《隱居通義·駢儷二》引 車震卿 《啟》:“所幸社稷靈長,天王明聖,雖未築鯨鯢而誅六賊,然已御螭魅而去四凶。”
(2).指 北宋 末之 蔡京 、 朱勔 、 王黼 、 李彥 、 童貫 、 梁師成 六人。他們結黨營私,危害國家,被太學生 陳東 等斥為“六賊”。見《宋史·欽宗紀》。
(3).佛教語。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謂此六塵能以眼、耳等六根為媒介,劫掠“法財”,損害善性,故稱。見《楞嚴經》卷四。 唐 白居易 《齋戒》詩:“每因齋戒斷葷腥,漸覺塵勞染愛輕。六賊定知無氣色,三屍應恨少恩情。” 金 邊元鼎 《自嘆》詩:“久貧自沃三彭熾,一醉齊休六賊狂。”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謂此六根妄逐塵境,如賊劫財。《雜阿含經》卷四三:“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 明 劉元卿 《賢奕編·仙釋·囚持杯水》:“真如有變易,豈不聞善知識能迴三毒為三昧,浄戒能迴六賊為六神,迴煩惱作菩提,迴無明為大智。”參見“ 六塵 ”。
曇摩
(1).梵語dharma的譯音,亦譯“達摩”、“達磨”、“曇無”等。意為法,佛法。佛門僧人常以“曇摩”、“曇無”等為其名之組成部分。如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中之 曇摩難提 (意譯 法喜 )、 曇無竭 (意譯 法勇 )即是。
(2).名僧 曇摩羅 的省稱。又名 曇摩迦羅 ,意譯 法時 。 西域 烏場國 人,通曉諸經。 北魏 嘉平 時來華,在 洛陽 建 法雲寺 ,傳習戒律,為京師僧俗所宗仰。 唐 沉佺期 《紅樓院應制》詩:“ 支遁 愛山情謾切, 曇摩 泛海路空長。”
不釋
(1).不捨棄。《韓非子·五蠹》:“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 盜跖 不掇。”《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御狂馬不釋策,操弓不反檠。”
(2).不能消除;不能忘掉。《楚辭·九章·哀郢》:“心絓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章阿端》:“室人不幸殂謝,感悼不釋於懷。” 錢鍾書 《圍城》五:“我第一次碰到你以後,倒常常想你,念念不釋地恨你。”
(3).不寬宥。《後漢書·侯霸傳》:“ 歆 ( 韓歆 )又證歲將飢凶,指天畫地,言甚剛切,坐免歸田裡。帝猶不釋,復遣使宣詔責之。司隸校尉 鮑永 固請不能得, 歆 及子 嬰 竟自*殺。”
乾隆名句,題唐岱沈源合作應真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