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許操的《福延院》
全文:
一山屈曲如回肘,前有虎眠當水口。
陰森萬木綠參天。
秀色崢嶸欲飛走。
神仙渺邈不可問,簫鼓尚能喧可否。
朝風暮雨無歲年,應是蒼苔暗科斗。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神仙
(1) 神話中指能力非凡、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詭誕之說,謂顏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實未嘗死。——《梅花嶺記》
(2) 道家指人所能達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預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遙自在、無牽無掛的人
渺邈
久遠;廣遠。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 炎 皥 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采靡追。” 唐 吳筠 《高士詠》序:“太初渺邈,難得而詳。” 宋 孔平仲 《楊大年喜朝京闕》詩:“七 閩 波渺邈,雙闕氣巖嶢。” 明 史璧 《刻<顏氏家訓>序》:“夫振古渺邈,經殘教荒,馴至於今,變趨愈下。”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簫鼓
簫與鼓。泛指樂奏。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琴羽張兮簫鼓陳, 燕 趙 歌兮傷美人。”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家種黃柑丹荔,戶拾明珠翠羽,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赴任》:“樓船簫鼓交龍旆,想赴京時半肩行李,從今一洗當年恥。”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端午龍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內侍習競渡於 福海 中,皆畫船簫鼓,飛龍鷁首,絡繹於鯨波怒浪之間。”亦指軍樂。 唐 李白 《發白馬》詩:“將軍發白馬,旌節渡 黃河 。簫鼓聒山嶽,滄溟涌濤波。”
可否
可以不可以;能不能。《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與 裨諶 乘以適野,使謀可否。” 宋 歐陽修 《為君難論上》:“是不審事之可否,不計功之成敗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音律》:“無論是非可否,悉宜聽之。” 陶鈍 《第三件棉襖》七:“妹妹雖然沒對 王成義 表示可否,可是肯定了要離婚。”
許操名句,福延院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