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上官儀的《奉和山夜臨秋》
全文:
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
淒風移漢築,流水入虞琴。
雲飛送斷雁,月上淨疏林。
滴瀝露枝響,空濛煙壑深。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炎氣
暑氣。《後漢書·馬援傳》:“會暑甚,士卒多疫死, 援 亦中病,遂困。乃穿岸為室,以避炎氣。” 南朝 陳後主 《七夕》詩:“殿深炎氣少,日落夜風清。” 唐 韓愈 《豐陵行》:“是時新秋七月初,金神按節炎氣除。”
火焰與火氣。炎,通“ 燄 ”。《楚辭·九章·悲迴風》:“觀炎氣之相仍兮,窺煙液之所積。” 姜亮夫 校註:“炎、氣當為二物,故曰‘相仍’。炎,即今俗燄字。”
輦道
(1).可乘輦往來的宮中道路。《史記·孝武本紀》:“乃立 神明臺 、 井幹樓 ,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屬焉。”《漢書·司馬相如傳上》:“華榱璧璫,輦道纚屬。” 顏師古 註:“輦道,謂閣道可以乘輦而行者也。”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地理》:“ 阿房宮 一曰 阿城 ,規恢八百餘里,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
(2).指皇帝車駕所經的路。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南除輦道,北清禁林。” 清 方文 《偕閔無作孔千一寧山同登雨花台》詩:“牛車填輦道,馬卒擁城門。” 清 吳家騏 《聖駕南苑大閱恭紀》詩:“鸞旂肅肅駐郊坰,輦道風和霽色明。”
(3).古星名。屬天琴、天鵝兩座。《晉書·天文志上》:“西足五星曰輦道。”
上官儀名句,奉和山夜臨秋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