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懷黜二霸,議道歸三王

釋智圓貽葉秀才詩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智圓的《貽葉秀才詩》

全文:
松柏異眾木,歲寒陵嚴霜。
蘭茝異眾草,林深發幽香。
須知君子道,不為窮困傷。
須知君子言,唯為仁義彰。
夫君真儒者,言行何優長。
文宗軻兼雄,志嫉墨與楊。
攘袂叱浮偽,百感生剛腸。
峨冠事禮容,群小畏矜莊。
去年游霅溪,相逢秋氣涼。
傾蓋既如舊,寄宿林間房。
開懷黜二霸,議道歸三王
月席屢更仆,風軒時飄霜。
相遇分既洽,相別情彌傷。
今年住孤山,夫君又來杭。
泛舟頻相尋,道叟皆夕陽。
君惟儒家流,才術況洋。
終期正禮樂,勿事和塵光。
青雲即奮飛,庶見儒風揚。

釋智圓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開懷

暢開襟懷,無所拘束

開懷暢飲

二霸

指 齊桓公 、 楚莊王 。《晉書·后妃傳上·左貴嬪》:“ 皇 英 佐 舜 , 塗山 翼 禹 。惟 衛 惟 樊 ,二霸是輔。”按: 衛 , 齊桓公 夫人 衛姬 ; 樊 , 楚莊王 夫人 樊姬 。

議道

(1).議論大道;探討治國之道。《禮記·表記》:“是故君子議道自己,而置法以民。” 孔穎達 疏:“好仁之法,須恩惠及人,當恕己而行,故君子謀議道理,先自己而始。” 宋 強至 《回徐州知府趙尚書書》:“宣風巨屏,方尊外牧之權;議道中台,行貳上公之舊。” 明 徐學謨 《歸有園麈談》:“恥惡衣食者,未足議道;美其宮室者,必損令名。”

(2).擬議取道。《明史·宦官傳一·王振》:“ 振 初議道 紫荊關 ,由 蔚州 邀帝幸其第,既恐蹂鄉稼,復改道 宣府 。”

三王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之君。(1) 夏禹 、 商湯 、 周武王 。《穀梁傳·隱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 范寧 註:“三王,謂 夏 、 殷 、 周 也。 夏後 有 鈞臺 之享, 商湯 有 景亳 之命, 周武 有 盟津 之會。”(2)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趙岐 註:“三王,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是也。”(3) 商湯 、 周文王 、 周武王 。《尸子》卷下:“ 湯 復於 湯丘 ,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羈於王門; 越王 棲於 會稽 , 秦穆公 敗於 崤塞 , 齊桓公 遇賊, 晉文公 出走,故三王資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2).指 周 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國語·周語下》:“以太蔟之下宮,布令於 商 ,昭顯文德,底 紂 之多罪,故謂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 韋昭 註:“三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也。”

(3). 王 姓三名人之合稱。(1) 漢 之 王奉光 、 王商 、 王鳳 。《漢書·王商史丹等傳贊》:“自 宣 、 元 、 成 、 哀 外戚興者, 許 、 史 、三 王 、 丁 、 傅 之家,皆重侯累將。” 顏師古 註:“三王,謂 邛成侯 及 商 、 鳳 三家也。” 邛成侯 , 王奉光 的封爵。(2) 漢 之 王尊 、 王章 、 王駿 。《漢書·王吉傳》:“先是京兆有 趙廣漢 、 張敞 、 王尊 、 王章 ,至 駿 皆有能名,故京師稱曰:‘前有 趙 、 張 ,後有三 王 。’” 晉 潘岳 《西征賦》:“ 趙 張 三 王 之尹京, 定國 釋之 之聽理。”(3) 唐 之 王珣 、 王璵 、 王瑨 。《新唐書·王珣傳》:“﹝ 王方翼 ﹞子 珣 ,字 伯玉 ,與兄 璵 、弟 瑨 以文學稱,時號‘三王’。”(4) 唐 之 王勃 、 王緒 、 王仲舒 。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及得三 王 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 清 錢謙益 《寄侯豫章督學江西》詩:“勵俗蒸嘗先兩廟,採風詞翰繼三 王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四三王》:“ 唐 滕王閣 有三 王 、則 王勃 作序, 王緒 作賦, 王仲舒 作修閣記也。”

釋智圓名句,貽葉秀才詩名句

詩詞推薦

開懷黜二霸,議道歸三王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