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宋庠的《府齋秋日》
全文:
卷帷收扇暮涼初,秋意盈襟小疾除。
池面宿煙荷蓋老,階唇漏日竹陰疏。
虛舟觸物真無意,高枕論才似有餘。
學道知非堪自哂,眼昏方讀貝多書。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虛舟
(1).無人駕御的船隻。語本《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 司馬光 《酬王安之聞罷真率會》詩:“虛舟非有意,飄瓦不須嗔。” 明 何景明 《內篇》之一:“故陗壑之阻,盜賊弗怨;虛舟之觸,褊心弗怒:無意也。”
(2).比喻胸懷恬淡曠達。 唐 駱賓王 《秋日於益州李長史宅宴序》:“長史公玄牝凝神,虛舟應物。” 清 錢謙益 《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朗鑑在心,虛舟應物。”
(3).謂任其漂流的舟楫。常比喻人事飄忽,播遷無定。 唐 高適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詩:“片雲對漁父,獨鳥隨虛舟。” 金 盧摯 《折桂令·武昌懷古》曲:“身世虛舟,千載悠悠,一笑休休。” 清 劉荻 《題陳世長舫齋》詩:“想到虛舟百事慵,當窗端只愛雲峰。”
(4).輕捷之舟。《文選·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李周翰 註:“輕舟而進曰虛舟。”
觸物
接觸景物、事物。 晉 張載 《七哀詩》之二:“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 唐 盧綸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詩:“持杯凝遠睇,觸物結幽情。”
無意
(1) 沒有做某件事的願望
對此無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
高枕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形容無所憂慮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戰國策·齊策》
論才
評論文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及 陳思 論才,亦深排 孔璋 。”
選拔人才。論,通“ 掄 ”。 宋 王安石 《詳定試卷》詩:“當時賜帛倡優等,今日論才將相中。”
宋庠名句,府齋秋日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虛舟觸物真無意,高枕論才似有餘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