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然形質已自失,欲釀溟滓觴浮邱

楊幼輿游老君洞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幼輿的《游老君洞》

全文: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蒼崖翠壁老君洞,健非巧宦能兼游。
萬歲乳成滴白柱,一卷溪畔眠青牛。
真仙遺蹟覽不盡,散發坐石臨界清流。
洒然形質已自失,欲釀溟滓觴浮邱
襟懷浩浩隘八極,身外何物非輕漚。
數聲長笑下山去,幾點白雲天際頭。

楊幼輿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楊幼輿洒然形質已自失,欲釀溟滓觴浮邱書法作品欣賞
洒然形質已自失,欲釀溟滓觴浮邱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洒然

(1).瀟灑;灑脫。 宋 蘇舜欽 《大理評事杜君墓誌》:“﹝ 杜叔溫 ﹞性洒然峻拔,少所與合。” 明 楊慎 《詞品·嚴次山》:“ 嚴仁 字 次山 ……又長於慶壽贈行,洒然脫俗。”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一日,途中遇一秀才,自言 郎 姓,風格洒然,談言微中。”

(2).猶欣然。《新唐書·忠義傳下·賈直言》:“ 穆宗 召為諫議大夫,羣情洒然稱允。” 宋 蘇舜欽 《滄浪亭記》:“至則洒然忘其歸,箕而浩歌,踞而仰嘯。” 清 惲敬 《同游海幢寺記》:“八月之望,與 仲廷 飲於 靖海門 之南樓,隔江望 海幢 ,如在天際,意為之洒然。”

(3).風吹雨灑的樣子。 唐 戴叔倫 《喜雨》詩:“川上風雨來,洒然滌煩襟。”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4).指清涼爽快。 宋 蘇舜欽 《處州照水堂記》:“遂構廣廈,且以‘照水’題之,庨豁虛明,坐視千里,雖甚盛暑,洒然如秋。” 宋 范成大 《北窗偶書呈王仲顯南卿二友》詩:“使君坐侯宅,窗間即涼臺。何敢訴苦熱,洒然助心齋。”

(5).形容神氣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頓時消失。 明 何景明 《七述》:“是則何如 胎簪子 洒然陽氣見於面,病若脫而瘳者。”《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司理先把符來試掛,果然女病洒然。”《西遊記》第五三回:“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氣想是已行散了。洒然無事,又吃水何為?”

(6).驚異貌;忽然。 元 無名氏 《飛刀對箭》第一折:“天子洒然驚覺,可是南柯一夢。” 蘇曼殊 《天涯紅淚記》第二章:“生始洒然有省,因叩行止。”

(1).灑脫貌。《新唐書·文藝傳上·袁朗》:“ 後主 聞其才,詔為《月賦》一篇,洒然無留思。”

(2).暢快貌。 宋 曾鞏 《送劉醫博》詩:“洒然沉痾一日解,始免未老為枯骸。” 宋 楊萬里 《晨炊白昇山》詩:“千峯為我旋生妍,我為千峯一洒然。”

(3).瞭然而悟。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房 遂洒然,方記其為僧時, 永公 即 房 之前身也。”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淵明 詩云:‘形跡憑化往,靈府長獨閒。’説得更好。蓋其自 彭澤 賦歸之後,洒然悟心為形役之非,故其言如此。” 明 方孝孺 《與樓希仁書》:“能言者聲和而音雅,詞切而義明,理約而不亂,端多而不復,聽之使人洒然不倦。”

驚異貌。《莊子·庚桑楚》:“ 庚桑子 之始來,吾洒然異之。”

(1).寒冷貌。《素問·風論》:“風者善行而數變,腠理開則洒然寒,閉則熱而悶。”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時也天地人物,洒然在冰壺之中。”

(2).肅敬貌。《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是日觀 范雎 之見者,羣臣莫不洒然變色易容者。”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灑,先典反。” 宋 蘇軾 《黃州上文潞公書》:“伏讀洒然,知其不肖之驅,未死之閒,猶可以洗濯磨治,復入於道德之場,追 申徒 而謝 子產 也。”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3).整齊貌。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一》:“窗楞西向,戶榻洒然,室不大而潔。”

形質

(1).肉體,軀殼。 唐 劉禹錫 《祭柳員外文》:“意君所死,乃形質爾。魂氣何託,聽余哀詞。” 宋 梅堯臣 《秀叔頭虱》詩:“翦除誠未難,所惡累形質。”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是為仁義禮智之根株,是為形質血氣之主宰。”《紅樓夢》第一一九回:“老太太見與不見,總是知道的,喜歡的。既能知道了,喜歡了,便是不見也和見了的一樣。只不過隔了形質,並非隔了神氣啊。”

(2).外形,外表。 唐 無名氏 《東陽夜怪錄》:“俄則沓沓然若數人聯步而至者…… 自虛 昏昏然,莫審其形質。”《宣和遺事》後集:“時帝年二十二歲,太上年三十六歲,形容枯黑,不復有貴人形質。”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鄧縣尹》:“ 鄧 不禁毛髮森豎,寧神審諦,則形質服色彷彿日間所相屍也。”

(3).才具,氣質。《晉書·劉曜載記》:“自以形質異眾,恐不容於世,隱跡 管涔山 ,以琴書為事。” 唐 康駢 《劇談錄·潘將軍失珠》:“僧謂 潘 曰:‘觀爾形質器度與眾賈不同。’”

(4).猶形制。《清史稿·聖祖紀三》:“御史 陳汝鹹 招撫海寇 陳尚義 入見,詢海上情勢及洋船形質。”參見“ 形制 ”。

(5).指形式。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顧此適宜之政治,究為何種政治乎?則惟民主義為其精神、代議制度為其形質之政治。”

自失

(1).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列子·仲尼》:“ 子貢 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史記·日者列傳》:“ 宋忠 賈誼 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晉 葛洪 《抱朴子·嘉遯》:“ 赴勢公子 勃然自失,肅爾改容。” 唐 劉肅 《大唐新語·舉賢》:“ 太宗 嘗問侍臣曰:‘朕子弟孰賢?’ 魏徵 對曰:‘臣愚不能盡知,唯 霍王元軌 ,數與臣言,臣未嘗不自失。’”

(2).自己失去時機。 明 劉基 《諭甌栝父老文》:“惟父老審圖之,無自失。”

(3).失身。《易·比》:“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程頤 傳:“二雖中正,質柔體順,故有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之求。”

(4).自己逃逸。失,通“ 逸 ”。《莊子·應帝王》:“明日又與之見 壺子 ,立未定,自失而走。”

溟滓

謂不著邊際。 宋 司馬光 《說玄》:“初則溟滓漫漶,略不可入,迺研精易慮,屏人事而讀之數十過,參次首尾,稍得窺其梗概。”

楊幼輿名句,游老君洞名句

詩詞推薦

洒然形質已自失,欲釀溟滓觴浮邱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