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孫宸的《青門祖帳(閣試)》
全文:
絲綸十載代龍樓,萬國安危掌上籌。
劍履暫違仙仗月,菊松初問故山秋。
歌來羽翮飛鴻鶴,戀向滄波狎白鷗。
回首同心還魏丙,肯從聖世傲巢由。
參考注釋
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後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後。”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艱。”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於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龍樓
(1). 漢 代太子*宮門名。《漢書·成帝紀》:“上嘗急召,太子出 龍樓門 ,不敢絶馳道,西至 直城門 ,得絶乃度,還入 作室門 。”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門樓上有銅龍,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
(2).借指太子所居之宮。《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出 龍樓 而問豎,入 虎闈 而齒胄。” 李周翰 註:“ 龍樓 , 漢 太子門名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忠義》:“臣等昔受命太上,委質東宮,出入 龍樓 ,垂將一紀。”《白雪遺音·馬頭調·太子逃難》:“想當初,錦殿皇宮把福享彀,生長在 龍樓 ;到而今,後面追趕無人救,龍目淚交流。”
(3).借指太子。 唐 劉長卿 《至德三年春聞王師收二京因書事寄上浙西節度李侍郎五十韻》:“鳳駕瞻西幸,龍樓議北征。”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 杜相國 侍學龍樓一十七載, 鹹豐 壬子薨於位。”
(4).指朝堂。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已去龍樓籍,猶分御廩儲。” 明 無名氏 《霞箋記·得箋窺認》:“只恐他步雲梯,登月殿,上龍樓,題虎榜,不念舊日鸞凰。” 清 曹寅 《明月逐人來·自御園與高淵公踏月歸村寓》詞:“長念龍樓待漏,一丸冷雪,偏難過,玉闌百折。”
萬國
萬邦;天下;各國。《易·乾》:“首出庶物,萬國鹹寧。”《史記·東越列傳》:“今小國以窮困來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當安所告愬?又何以子萬國乎?”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明 李夢陽 《贈何舍人齎詔南紀諸鎮》詩:“日月重懸萬國朝,雷雨赦過羣方悅。”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以一人之詔旨立憲,憲其所憲,非大地萬國所謂憲也。” 郭沫若 《水平線下·到宜興去》:“國際資本家萬矢一的地傾向著我們這個還在資本制度以前的 中國 ,把我們 中國 已經作為了萬國的商場,彼此在這兒互相爭逐了。”
安危
平安和危險
奮勇搶救溺水兒童,不顧自己的安危
掌上
(1).手掌之上。極言容易。 唐 王昌齡 《箜篌引》:“簏讀兵書盡冥搜,為君掌上施權謀。”
(2).極言愛撫。 唐 沉佺期 《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詩:“玉就歌中怨,珠辭掌上恩。” 唐 白居易 《母別子》詩:“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參見“ 掌上明珠 ”。
李孫宸名句,青門祖帳(閣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