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送范堯夫》
全文:
欲賦旋歸樂,翻成感遇篇。
盛時惟道在,輿誦自民傳。
伊昔更張議,於今造化權。
綱條籠宇宙,號令震山川。
大略先農穡,餘波及貨泉。
俊豪爭援世,忠亮欲回天。
暮對青蒲側,朝留赭案前。
堪憂逐江海,猶許治蕃宣。
此地勞飛挽,何人念瘠捐。
壯心摧更激,高節困尤堅。
晚歲松方茂,洪爐燄不燃。
迂從鄒叟得,勇在孟賁先。
坦若王良轍,端如后羿弦。
一毫無畏惜,千慮極哀憐。
定論予張膽,游辭彼脅肩。
尺尋難枉直,鑿枘自方圓。
止沸愁烘鼎,調音恥絕弦。
漢緡寬酒榷,唐賦舍庸錢。
睿智期開允,生靈懼削朘。
弊端殊皎皎,物望甚拳拳。
白日功名久,浮雲富貴遷。
萬鍾均廩祿,一品漫貂蟬。
儻為升沈動,誰能事業全。
寄言天下士,無愧屬真賢。
參考注釋
一毫
一根毫毛。比喻極小或很少。《列子·楊朱》:“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宋 蘇軾 《前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如今 韓生 吉帖婚書,並無一毫虛謬。”《鏡花緣》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屢要學劍,奈教師此道不精,不過敷衍教了兩個勢子,卻是一毫無用。” 葉聖陶 《潘先生在難中》:“他更從利害遠近種種方面著想,覺得回去終於是天經地義。便把惱恨擱在一旁,臉上也不露一毫形色。”
無畏
無所畏懼
英勇無畏
千慮
(1).反覆思考。 唐 張九齡 《荊州作》詩之一:“千慮且猶失,萬緒何其紛。”
(2).極言憂慮之多。 唐 高適 《人日寄杜二拾遺》詩:“自在南藩無所預,心懷百憂復千慮。”
極哀
極其悲哀;最大的悲哀。 晉 潘岳 《寡婦賦序》:“斯亦生民之至艱,而荼毒之極哀也。”《資治通鑑·梁武帝天監元年》:“ 澄 帥官僚赴弔, 寳寅 居處有禮,一同極哀之節。” 胡三省 註:“禮,居君父之喪極哀。”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凌廷堪》:“君冷宦無家,白頭乏嗣,雖死故鄉,實同旅殯,亦生人之極哀也已。”
呂陶名句,送范堯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