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次韻試可同游法王岳寺》
全文:
兩山脩徑盡榛蕪,謾詫當年幸翠輿。
空睹宸文藏寶構,不逢衲子話真如。
林深想見靈根茂,地勝宜多隱者居。
涼月照人歸路好,傍溪嘉樹影扶疏。
參考注釋
宸文
帝王所作之詩文。 宋 陳岩肖 《庚溪詩話》卷上:“今上皇帝以英睿之資,宸文聖作,渙然超卓。”
寶構
壯麗的建築物。 宋 王安石 《上元從駕集禧觀》詩:“寶構中開移玉座,華燈錯出映垂紳。”
衲子
僧人。 宋 黃庭堅 《送密老住五峰》詩:“水邊林下逢衲子,南北東西古道場。” 明 湯顯祖 《南柯記·禪請》:“不去罷。我看衲子們談經説誦的,不在話下。” 清 沉復 《浮生六記·浪遊記快》:“衲子請觀萬年缸,缸在香積廚,形甚巨,以竹引泉灌其內,聽其滿溢,年久結苔厚尺許。”
真如
佛教語。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謂永恆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相、法界等同義。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啟》:“同真如而無盡,與日月而俱懸。”《成唯識論》卷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曇花記·西遊淨土》:“霞幢被,寶座趺,靈光隨處現真如。”《紅樓夢》第八七回:“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 范文瀾 《唐代佛數·佛教各派》:“事物生滅變化,都不離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事物),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無礙融通。”
釋道潛名句,次韻試可同游法王岳寺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