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釋道潛其三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其三》

全文:
揚帆渡江來,洗眼驚翠樾。
雲姿既容裔,鳥哢更清絕。
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嗟我魚目光,疇能綴明月。
狂墨掃琅玕,風煙坐中發。
殊勝區中人,茫茫走飛轍。

釋道潛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琬琰

(1).琬圭、琰圭。《書·顧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傳:“大璧琬琰之圭為二重。” 蔡沉 集傳:“琬琰,圭名。”

(2).為碑石之美稱。 唐玄宗 《孝經序》:“寫之琬琰,庶有補於將來。” 宋 蘇軾 《賀林待制啟》:“箸書已成,特未寫之琬琰;立功何晚,會當收之桑榆。” 明 張居正 《擬唐回鶻率眾內附賀表》:“寫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聲;炳若丹青,掩 麟閣 雲臺 之美。”

(3).泛指美玉。《楚辭·遠遊》:“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洪興祖 補註:“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說山訓》:“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雖廉者弗釋。” 南朝 梁 劉峻 《辨命論》:“火炎 崐 岳,礫石與琬琰俱焚;嚴霜夜零,蕭艾與芝蘭共盡。” 唐 韓愈 《送窮文》:“攜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楊珽 《龍膏記·觖望》:“花明寶鈿,光浮琬琰,是 廣寒 仙媛,合配風流時彥。”

(4).比喻品德或文詞之美。 漢 東方朔 《七諫·自悲》:“厭白玉以為面兮,懷琬琰以為心。”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懷抱之內,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劉遵傳》:“文史該富,琬琰為心;辭章博贍,玄黃成采。” 元 鄧文原 《奉題延祐宸翰詩》:“官聯天府璇璣象,帝闡河圖琬琰文。”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史閣部書》:“今倥傯之際,忽捧琬琰之章。”

(5).玉液。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帳之高會,薦清澄琬琰之膏以為酒。” 元 張之翰 《一字硯賦》:“以藉古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釋道潛名句,其三名句

詩詞推薦

  • 蝶戀花

    楊無咎宋代〕萬里無雲秋色靜。上下天光,共水交輝映。坐對冰輪心目瑩。此身不在塵寰境。撲漉文禽飛不定。勾引離人,分外
  • 挽張佛子

    王柏宋代〕陟屺雖頻莫慰心,見公猶幸母如存。東山何事遽陳跡,西路如今又斷魂。柳翣忽臨新冢道,林花空滿舊時園。一衿
  • 贛州分司夜坐偶成

    江源明代〕作客江湖過十秋,西風今夕又虔州。青燈照我猶疑夢,白髮欺人故滿頭。馬祖岩前雲似墨,虎頭城上月如鉤。行蹤
  • 寄鄭天休

    宋祁宋代〕翹車交辟滯東南,盤蕙多年歇賜衫。千日醉醒孤共酌,一書開閉遂空函。怨歸定對王孫草,無恙應隨散騎帆。傾聽
  • 宿淮陰南樓酬常伯能

    皇甫冉唐代〕淮陰日落上南樓,喬木荒城古渡頭。浦外野風初入戶,窗中海月早知秋。滄波一望通千里,畫角三聲起百憂。佇立
    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詩詞名句
  • 次高季應韻

    林季仲宋代〕杖屨相從秋水濱,便將公作社中人。酒行苦要深浮白,醉去那知倒著巾。把手共憐江國月,回頭休憶野堂春。太平
  • 滿江紅·雨抹荷池

    吳朏明代〕雨抹荷池,添艷了、鬧紅稠綠。更帶著、牽魚藻鑒,浮波鳧玉。榴朵辭枝焚碧蘚,蟬聲送遠翻新曲。向幽軒、一枕
  • 寒菊

    史鑄宋代〕不畏霜風質自殊,不招蜂蝶艷何孤。梅花松竹如相見,便合添為四友呼。
    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詩詞名句
  • 省試七月流火

    敬括唐代〕前庭一葉下,言念忽悲秋。變節金初至,分寒火正流。氣含涼夜早,光拂夏雲收。助月微明散,沿河麗景浮。禮標
    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詩詞名句
  • 醉戲竇子美人

    岑參唐代〕朱唇一點桃花殷,宿妝嬌羞偏髻鬟。細看只似陽台女,醉著莫許歸巫山。
    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詩詞名句
凌梯訪前蹤,琬琰亦未滅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