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學竟能窮汲冢,浮名原不借檀糟

何鞏道寄梁藥亭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何鞏道的《寄梁藥亭》

全文:
每讀君詩響便高,目迷雲霧耳驚濤。
自傷癭木藏文理,誰並神皇比羽毛。
古學竟能窮汲冢,浮名原不借檀糟
皇家若吉他年網,定向南離食雉膏。

何鞏道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古學

(1).研究古文經、古文字之學。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是以治古學、貴文章者,謂之俗儒。” 徐彥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漢 時謂之古學;《公羊》 漢 世乃興,故謂之今學。” 漢 許沖 《上<說文解字>書》:“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本從 逵 受古學。” 段玉裁 註:“古學者,《古文尚書》、《詩毛氏》、《春秋左氏傳》及《倉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學也。”《後漢書·鄭玄傳》:“中興之後, 范升 、 陳元 、 李育 、 賈逵 之徒爭論古今學,後 馬融 答 北地 太守 劉瓌 及 玄 答 何休 ,義據通深,由是古學遂明。” 明 楊慎 《譚苑醍醐·莊子解》:“《莊子》為書……士無古學,不足以知之。”後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學術。 胡適 《<國學叢刊>發刊宣言》:“近年來,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

(2).科舉功令文字如策論、律賦、經義、八股文、試帖詩以外的經史學問,稱古學。 宋 李幼武 《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卷六:“﹝ 呂希哲 ﹞從 王安石 學。 安石 以為:凡士未官而事科舉者,為貧也;有官矣,而復事科舉,是僥倖富貴利達,學者不由也。公聞之,遽棄科舉,一意古學。”《儒林外史》第四六回:“ 唐二棒椎 道:‘ 老華 ,我正有件事要來請教你這通古學的。’ 虞華軒 道:‘我通甚么古學,你拿這話來笑我。’”

汲冢

(1).指 晉 不準 所盜發之古冢。墓在 汲郡 ,故稱。參見“ 汲冢書 ”。

(2).借指汲冢書。 唐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台詳正學士》詩:“ 汲 冢寧詳蠹, 秦 牢詎辨冤。”

浮名

虛名。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伊余秉微尚,拙訥謝浮名。” 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揚袂公車莫相調,浮名應未似身親。”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予絶意浮名,不乾寸祿。” 洪深 《現代戲劇導論》八:“望兄莫誤於浮名,莫與舊勢力握手!”

不借

草鞋。絲製者稱履,麻制者稱不借。《急就篇》卷二:“裳韋不借為牧人。” 顏師古 註:“不借者,小屨也,以麻為之,其賤易得,人各自有,不須假借,因為名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及其後,則綦下不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七:“操二三量不借,掛屋後楮上。” 宋 王安石 《獨飯》詩:“窗明兩不借,榻浄一籧篨。”參閱《方言》第四、《釋名·釋衣服》。

何鞏道名句,寄梁藥亭名句

詩詞推薦

  • 初九夜月二首

    楊萬里宋代〕珍重姮娥住廣寒,不餐火食不餐煙。秋空拾得一團餅,隨手如何失半邊。
  • 上周二魯(時以少卿謫澄尉)·其二

    王天性明代〕豈期日暮見英雄,傾蓋論交意氣中。我有蓬心難用瓠,君乘雲翰欲凌空。元戎不厭花溪老,刺史曾知栗里翁。扁贈
  • 挽袁鎮

    陳著宋代〕名筆記新塋,何須更乞銘。空山有琴瑟,有子足門庭。死異十年遠,歸同一穴寧。鄉人指餘慶,書氣發林坰。
  • 偕樂堂

    乾隆清代〕舊識行齋路,海河河岸東。昔巡纘聖跡,今喜奉慈宮。陌柳陰垂綠,階花暖放紅。物胥含樂意,我䭭與民同。
  • 築室示三子

    蘇轍宋代〕宅舍元依畢竟空,小乘慣住草庵中。一生滯念余妻子,百口僑居怯雨風。松竹已栽猶稍稍,棟樑未具勿匆匆。三間
    古學竟能窮汲冢,浮名原不借檀糟 詩詞名句
  • 酒泉子(十之七)

    潘閬宋代〕長憶高峰,峰上塔高塵世外。昔年獨上最高層。月出見觚稜。舉頭咫尺疑天漢。星斗分明在身畔。別來無翼可飛騰
  • 顏棫宋代〕衰草連天慘澹黃。
  • 將至信州呈季承

    趙蕃宋代〕行役將窮興未窮,百篇酬唱與君同。人間此樂胡能再,何處江西更古融。
    古學竟能窮汲冢,浮名原不借檀糟 詩詞名句
  • 錢昭度宋代〕長憶錢塘江上望,酒樓人散雨千絲。
    古學竟能窮汲冢,浮名原不借檀糟 詩詞名句
  • 謝程帥袁制使

    陳造宋代〕一編用劉漢,誰似進履生。同吟謝世書,我嘗羨彌明。昭文倦袖手,此曲寧虧成。屠龍與澼洸,付渠自重輕。
古學竟能窮汲冢,浮名原不借檀糟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