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汪廷元的《大別山歌》
全文:
昔日禹王鑿斷岣嶁石,大者萬仞小千尺。
天風吹落漢陽江,橫岡隱隱懸空碧。
漢陽之水從何來,嶓冢沃焦倒地摧。
分流蕩漾此山下,吁嗟大別何雄哉。
摳衣走上天崔嵬,俯瞰壑底如奔雷。
廣澤洪濤不可測,有時萬頃玻璃開。
仙子何時騎鶴回,頹然大醉登高台。
招余呼作黃石友,金庭寶訣纏雙肘。
盤中飧之白鳳膏,露液傾來日五斗。
頓覺泠汾雙翼生,欲叩閶閤向瑤京。
五雲萬里飛未至,怪底蛟龍呼且驚。
我欲徙倚文昌殿,劍閣橫峰天外見。
洞庭波下瀟湘空,潯陽東去如披練。
江漢百折不復停,萬古留此蒼翠屏。
且向中山醉飲幾千日,鸚鵡洲上草色空青青。
參考注釋
分流
(1) 分開流動;分散流動
上海市區的馬路無論縱向或橫向,條線多,間距小,完全有條件實行人車分流…
(2) 洪汛期將一部分水流注入另一河流或海洋
蕩漾
飄蕩;起伏不定
湖水蕩漾
淥水蕩漾清猿啼。——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大別
(1).長別。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序:“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辭焉。”
(2).大略,大致。 清 戴震 《原善》卷下:“人之性相近,習然後相遠,大別言之也。”
(3).從大類上區分。 朱自清 《中國歌謠》四:“《吳歌甲集》里所收的歌謠,大別為兒歌、民歌二類。” 郭沫若 《屈原研究》:“ 周 秦 諸子同是主張大一統的,但大別也可分為兩派。”
(4).山名。《書·禹貢》:“ 內方 ,至於 大別 。”參見“ 大別山 ”。
汪廷元名句,大別山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