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廷翰林等題程棨耕織圖聯句復成二首·其一》
全文:
紫光賜宴外藩回,茶宴重華此繼開。
思撫春箋抽乙乙,看蹲雪象色皚皚。
三清耐可瀹瓷碗,九醞何須酌蜃杯。
便擬玉堂成例事,庶幾不啻頌揚材。
參考注釋
三清
(1).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此蓋棲靈五嶽,未駕夫三清者也。” 唐 呂岩 《七言》詩之四八:“津能充渴氣充糧,家住三清 玉帝 鄉。”
(2).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 ,上清境洞玄教主 靈寶天尊 ,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知觀與同兩個道童火攻道人,張掛三清,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
(3). 唐 殿名,在 長安 大明宮 內。 唐 李白 《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我君六葉繼聖,熙乎玄風; 三清 垂拱,穆然紫極。” 王琦 註:“《玉海》: 唐 大明宮 內有 三清殿 。” 唐 人亦借指朝廷。《舊唐書·鄭畋傳》:“陛下過垂採聽,超授恩榮,擢於百里之中,致在 三清 之上。”
(4).酒名。即清酒。 晉 潘岳 《桔賦》:“三清既設,百味星爛。” 唐 駱賓王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詩:“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參見“ 三酒 ”。
(5).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玉泉雪水》:“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實、梅英、佛手烹茶,謂之三清。”
(6).三位清廉的人。 明 陳道亨 , 新建 人, 萬曆 十四年進士,官 南京 吏部郎中。同里 鄧以讚 , 衷貞吉 亦官 南京 ,為官皆清廉,人號“ 江 右三清”。見《明史·陳道亨傳》。
耐可
(1).寧可;願得。 唐 劉長卿 《赴宣州使院留辭韋使君》詩:“耐可機心息,其如羽檄何!” 宋 薛嵎 《寄公袞舍弟》詩:“餘生百計拙,耐可事清吟。” 清 曹貞吉 《沁園春·贈柳敬亭》詞:“盪子辭家,羈人遠戍,耐可逢場作戲來。”
(2).怎得,安得。 唐 李白 《陪族叔曄及賈舍人至游洞庭》詩之二:“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宋 敖陶孫 《上閩帥范石湖》詩:“騷人有幾登青竹,耐可同時欠執鞭。” 明 王世貞 《聞南中流言有感》詩之三:“偶然文字落塵寰,耐可爭名眼睫間。” 清 曹寅 《集余園看梅同人限字賦詩追憶昔游有感而作》:“頻年漫信能分別,耐可巡簷細討論。”
九醞
一種經過重釀的美酒。《西京雜記》卷一:“ 漢 制,宗廟八月飲酎,用九醖、太牢。皇帝侍祠,以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醖,一名醇酎。” 漢 張衡 《南都賦》:“酒則九醖甘醴,十旬兼清。”《拾遺記·晉時事》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 張華 為九醖酒,以三薇漬麴糵……糵用水漬麥三夕而萌芽,平旦雞鳴而用之,俗人呼為‘雞鳴麥’。以之釀酒,醇美,久含令人齒動;若大醉,不叫笑搖盪,令人肝腸消爛,俗人謂為‘消腸酒’。” 唐 元稹 《西涼伎》詩:“ 哥舒 開府設高宴,八珍九醖當前頭。”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三折:“九醖酒光斟琥珀,三山鸞鳳舞翩蹮。” 明 王世貞 《罷官雜言則鮑明遠體》詩之八:“飲用葡萄九醖清泠之美酒,焚用都梁百和旖旎之妙香。”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師呢?”
乾隆名句,重華宮茶宴廷臣及內廷翰林等題程棨耕織圖聯句復成二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