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尋轍跡訪崆峒,徑渡洞庭探禹穴

蘇軾鐵拄杖(並敘)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軾的《鐵拄杖(並敘)》

全文:
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
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
柳雲得之浙中,相傳王審知以遺錢鏐,鏐以賜一僧。
柳偶得之以遺余,作此詩謝之。
柳公手中黑蛇滑,千年老根生乳節。
忽聞鏗然爪甲聲,四坐驚顧知是鐵。
含簧腹中細泉語,迸火石上飛星裂。
公言此物老有神,自昔閩王餉吳越。
不知流落幾人手,坐看變滅如春雪。
忽然贈我意安在,兩腳未許甘衰歇。
便尋轍跡訪崆峒,徑渡洞庭探禹穴
披榛覓藥采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蠍。
會教化作兩錢錐,歸來見公未華發。
問我鐵君無恙否,取出摩挲向公說。

蘇軾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跡訪

亦作“跡訪”。尋訪。 宋 沉遼 《伯少卿埋銘》:“雖身在都下,然未嘗游權執門,唯跡訪道術方士,購求古書為事。”

崆峒

(1)

(2) 山名,在甘肅

(3) 島名,在山東

(4) 指仙山

此去定教扶聖主,將軍真可倚崆峒。——《楊家將演義》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禹穴

(1).相傳為 夏禹 的葬地。在今 浙江省 紹興 之 會稽山 。《史記·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遊 江 、 淮 ,上 會稽 ,探 禹穴 。”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 禹 巡狩至 會稽 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閒雲 禹 入此穴。”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山》詩:“幸游 建德 鄉,觀奇經 禹穴 。” 唐 李白 《越中秋懷》詩:“何必探 禹穴 ,逝將歸 蓬丘 。”

(2).指 會稽 宛委山 。相傳 禹 於此得 黃帝 之書而復藏之。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東》詩:“ 禹穴 藏書地, 匡山 種杏田。” 王琦 註:“ 賀知章 《纂山記》曰: 黃帝 號 宛委穴 為 赤帝 陽明之府,於此藏書。 大禹 始於此穴得書,復於此穴藏之,人因謂之 禹穴 。” 禹 於 宛委山 得 黃帝 金簡書之說,見《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宋 陸游 《秋雨初霽徙倚門外有作》詩:“前身已預 蘭亭 會,老眼曾窺 禹穴 書。” 清 王譽昌 《舟泊武林城外因憶新安會稽之勝賦呈確慶夫子志別》詩:“學溯 考亭 開霧障,書探 禹穴 破雲封。”

(3).相傳為 夏禹 決 漢水 時的住處。在今 陝西省 旬陽縣 東。《大清一統志·興安府·古蹟》:“ 禹穴 在 洵陽縣 東一百三十里。高八尺,深九尺。旁鎸“禹穴”二字。穴右有泉,味甚清洌。世傳 禹 決 漢水 時居此。”

蘇軾名句,鐵拄杖(並敘)名句

詩詞推薦

便尋轍跡訪崆峒,徑渡洞庭探禹穴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