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氣摩星斗,哀詞動鬼神

劉子翬過楚懷王廟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子翬的《過楚懷王廟》

全文:
割據銷殘運,併吞息戰塵。
遺民猶憫楚,三戶欲亡秦。
念昔懷王立,潛圖霸業新。
降顏欣接士,薄伐屢窺鄰。
慷慨心何壯,囏難勢未伸。
干戈憐暴骨,玉帛更和親。
末路人多詐,輕謀禍及身。
腳踏車行凜栗,伏甲變逡巡。
鹿走章台下,龍沉渭水濱。
素棺歸慘澹,故老恨酸辛。
歲月今何在,興亡跡已陳。
愁陰生古廟,翠蔓鎖重堙。
有客投清酹,臨江憶放臣。
聽讒雖主惑,多難亦時屯。
憤氣摩星斗,哀詞動鬼神
飄零瓊玉佩,寂寞蕙蘭春。
毀譽千年定,窮通一死均。
招魂嗟已矣,抱石想漂淪。
戀戀空回首,行行欲問津。
潸然憂國淚,今古獨醒人。

劉子翬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憤氣

(1).怒氣;激憤不平之氣。 漢 徐幹 《中論·慎所從》:“有一 范增 既不能用,又從而疑之,至令憤氣傷心,疽發而死。”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韋莊奏請追贈不及第人近代者》:“但恐憤氣未銷,上衝穹昊,伏乞宣賜中書門下,追贈進士及第,各贈補闕、拾遺,見存明代。” 明 陳子龍 《出自薊北門行》:“少年下馬聽,憤氣橫戈矛。會當報國恥,豈必懷封侯。” 郭沫若 《水平線下·湖心亭》:“我憤氣沖沖地先跑下樓去了,她在樓上搶著辯駁。”

(2).悲愴之情。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顧影中原,憤氣雲踴;哀物悼世,激情風烈。”

(3).氣憤。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二一:“ 殿財 看見他心愛的女人死了,憤氣不過,唆使了那女人娘家和他打官司。”

星斗

星的總稱

滿天星斗

哀詞

見“ 哀辭 ”。

鬼神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 孔穎達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 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後……亦鑒及後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記·五帝本紀》:“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雲聖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感應》:“宗廟致敬,鬼神著矣。” 唐玄宗 註:“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必形體精靈相會,然後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韓康伯 註:“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 孔穎達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後世哲學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故謂之神。”《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愚謂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劉子翬名句,過楚懷王廟名句

詩詞推薦

憤氣摩星斗,哀詞動鬼神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