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烏賊魚》
全文:
海若有醜魚,烏圖有烏賊。
腹膏為飯囊,鬲冒貯飲墨。
出沒上下波,厭飫吳越食。
爛腸來雕蚶,隨貢入中國。
中國舍肥羊,啖此亦不惑。
參考注釋
沒上下
猶言不分尊卑長幼,沒有禮貌。《水滸傳》第七三回:“俺們同去面對。若還對翻了,就那裡舒著脖子受你板斧;如若對不翻,你這廝沒上下,當得何罪?”
厭飫
(1).吃飽;吃膩。 漢 嚴忌 《哀時命》:“時厭飫而不用兮,且隱伏而遠身。” 唐 杜甫 《麗人行》:“犀筋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八:“每食數斤,猶未厭飫。”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懷古》:“賓客入口無幾,堆盤累碟,深杯大瓢,秖以厭飫諸僕從耳。”《北齊書·魏收傳》:“聞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經術,厭飫文史。”
(2).滿足。 清 惲敬 《<香石詩鈔>序》:“即如 粵 中 白沙 、 甘泉 之詩,世所謂不為道學所掩者,而於近今詩人之意已不能厭飫,況其他哉!”
吳越
(1).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並稱。《國語·吳語》:“不修 方城 之內,踰諸夏而圖東國,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
(2).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當初指望做夫妻,誰知變成 吳 越 。” 元 關漢卿 《碧玉簫》曲:“休謊説,不索尋 吳 越 。喒,負心的教天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我與你恩愛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將讎報,反成 吳 越 ?”
(3).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帶)。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甘赴 江 湘 ,奮戈 吳 越 。”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 吳 越 ,一夜飛度 鏡湖 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龔聖予開》:“往來 吳 越 間,傷心舊宗社。”
(4). 五代 十國之一。始祖 錢鏐 ,據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後降於 北宋 。《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為尚父、 吳越 國王。”
梅堯臣名句,烏賊魚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