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李道純的《沁園春》
全文:
說與學人,火無斤兩,候無卦爻。
也沒抽添,也無作用,既無形象,不必烹炮。
件件非真,般般是假,著意作工空謾勞。
君知否,但一切聲色,都是訛餚。
見聞知覺俱拋。
直打並、靈台無一毫。
更休言爐灶,休尋藥物,虛靈不昧,志力堅牢。
神室虛閒,靈源澄靜,就裡自然天地交。
全真輩,苟不全真性,劫運寧逃。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虛閒
(1).謂疏朗有致。 唐 李邕 《秦望山法華寺碑序》:“覯 秦望 西北山,其峯五蓮,其溪雙帶,氣象靈勝,林壑虛閒。”
(2).猶曠廢。《元典章·戶部九·立司》:“如長官有故或缺去處,以次官不得推避,虛閒月日,失誤勸課農桑興舉水利勾當。”
清閒。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詩:“澹寂歸一性,虛閒遺萬慮。” 唐 薛能 《春雨》詩:“迸溼消塵慮,吹風觸疾顏。誰知草茅逕,霑此尚虛閒。”
靈源
(1).對水源的美稱。 宋 王十朋 《題雙瀑》詩:“瀑水 簫峯 下,靈源不可尋。” 清 魏源 《古詩答陸彥若》之二:“ 崑崙 閟靈源,濫觴儲五湖。”
(2).喻帝緒,帝業。 唐 權德輿 《大行皇太后輓歌詞》之一:“筮水靈源濬,因山祔禮崇。”《舊唐書·禮儀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構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業……又 世祖 元皇帝 潛鱗韞慶,屈道事 周 ,導濬發之靈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隱者所居、遠離塵世之地。 唐 呂岩 《浪淘沙》詞:“我有屋三椽,住在靈源。無遮四壁任蕭然。萬象森羅為斗栱,瓦蓋青天。” 明 高啟 《贈金華隱者》詩:“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雲中花。”
(4).指心靈。 晉 陸雲 《夏府君誄》:“淪心眾妙,洞志靈源。” 宋 蘇轍 《遺老齋絕句》之二:“眾音入我耳,諸色過吾目,聞見長歷然,靈源不受觸。” 元 張宇 《閒述》詩之一:“此性生而與道俱,靈源常患少人疏。”
澄靜
清澈而又不泛波瀾
澄靜的湖水
就裡
內部情況
那屠岸賈 將我的孩兒十分見喜,他豈知就裡的事?——紀君祥《趙氏孤兒》
對就裡毫不知曉
自然
(1)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物質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於自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近於自然。——蔡元培《圖畫》
(2)
(3) 屬於或關於自然界的、存在於或產生於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象
自然之驗。——《史記·貨殖列傳》
(4) 不勉強,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傳》
(5) 不經人力干預而自由發展
聽其自然
(6) 當然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魯迅《朝花夕拾》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李道純名句,沁園春名句
名句推薦
回頭悵望家何處,雲外青山一抹低
汪儀鳳《宿平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