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沈玄華的《集姚玄岳玄覽堂》
全文:
芳堤弭棹來賓從,細柳陰中啟石門。
幾處樓台遙帶郭,一叢花竹半成村。
直將流水為詞賦,更借啼鶯侑酒尊。
盡道德星今夕聚,如何明月在西園。
參考注釋
弭棹
亦作“ 弭櫂 ”。停泊船隻。 南朝 宋 謝靈運 《九日從宋公戲馬台集送孔令》詩:“弭棹薄枉渚,指景待樂闋。” 唐 陳子良 《入蜀秋夜宿江渚》詩:“我行逢日暮,弭櫂獨維舟。” 宋 賀鑄 《擁鼻吟·吳音子》詞:“別酒初銷,憮然弭櫂蒹葭浦。回首不見高城,青樓更何許。” 元 盧摯 《黑漆弩·晚泊採石》曲:“記朝來黯別 江 濱,又弭棹娥眉晚處。”
來賓
來訪的客人
招待來賓
細柳
(1).初生的嫩柳條。《西京雜記》卷四:“ 枚乘 為《柳賦》,其辭曰:‘……階草漠漠,白日遲遲。於嗟細柳,流亂輕絲。’” 漢 劉楨 《贈徐幹》詩:“細柳夾道生,方塘含清源。”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緑?”
(2).指日落之處。 漢 王充 《論衡·說日》:“儒者論日,旦出 扶桑 ,暮入 細柳 。 扶桑 東方地, 細柳 西方野也。”
(3).地名。在今 陝西省 鹹陽市 西南 渭河 北岸。有 細柳倉 ,即 漢 周亞夫 屯軍處。
(4).見“ 細柳營 ”。
(5).觀名。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西南。《漢書·司馬相如傳上》:“登 龍臺 ,掩 細柳 。” 顏師古 注引 郭璞 曰:“觀名也,在 昆明池 南也。”
陰中
暗害;中傷。《史記·秦始皇本紀》:“或言鹿者, 高 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羣臣皆畏 高 。” 宋 蘇軾 《杭州召還乞郡狀》:“竊謂人主之待臣子,不過公道以相知,黨人之報怨嫌,必為巧發而陰中,臣豈敢恃二聖公道之知,而傲黨人陰中之禍。”
(1).冥冥之中;陰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一點情不能忘,所以陰中如此主張,了其心愿。”《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只為不忘前盟,陰中完了自己姻緣,又替妹子連成婚事。”
(2).指農曆七八月。《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祭先肝” 漢 鄭玄 註:“秋,陰氣出,祀之於門,外陰也。祀之先祭肝者,秋為陰中,於臟直肝,肝為尊也。” 孔穎達 疏:“陰氣始於五月,終於十月,其七月八月為陰之中,故云秋為陰中。”《漢書·律曆志上》:“秋為陰中,萬物以成。”《北堂書鈔》卷一五四引 漢 馬融 《西第頌》:“仲秋陰中節,胡桃已零落。”
石門
(1). 春秋 魯 城外門。《論語·憲問》:“ 子路 宿於 石門 。晨門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借指賢者。 漢 焦贛 《易林·革之旅》:“ 石門 晨開,荷蕢疾貧,遁世隱居,竟不逢時。”《後漢書·蔡邕傳》:“是故天地否閉,聖哲潛形, 石門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靈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門,以遏渠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
(4).古代用於控扼要道的一種石砌防禦工事。《三國志·蜀志·張嶷傳》“拜為牙門將,屬 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舊傳》:“ 羌 於要厄作石門,於門上施牀,積石於其上,過者下石槌擊之,無不糜爛。”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時自 四川盆地 通向 雲貴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礎上修築而成,因路經今 四川省 高縣 境內的 石門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賓 ,南抵 雲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處。 唐 與 南詔 之間的交通,多經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陝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東漢 的《石門頌》、 北魏 的《石門銘》最為著名。
沈玄華名句,集姚玄岳玄覽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