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佃的《依韻和孫勉教授》
全文:
汝陰先生學雖興,官職冷靜真如冰。
門前鳥雀可羅網,甑中埃墨隨炊蒸。
收拾人才妙長養,落筆雖誤猶成蠅。
至於敗群亦不受,畫脂徒費知難凝。
從來說詳富學海,發揮春秋破晻曖。
仲舒玉杯足瑕纇,中散珠船不光彩。
著書固知非一日,作詩又欲重千載。
公卿爭迎為上客,信知淮楚文章伯。
應許曹參避正堂,未甘賈誼虛前席。
男兒富貴固有時,如何宦達微愆期。
袞衣繡裳畢竟在,祇是即今髭鬢改。
平生耿介性不容,凜凜勁節凌秋風。
金華中丞最稱賞,惜也未老先龍鍾。
去人闔棺命雲促,浮生瞬息風中燭。
華萼飄零不得歸,涕淚數行悲手足。
顧予未放雪滿顛,乞得清潁如升仙。
喜聞故人在學校,宛若見面初開箋。
揚州騎鶴未足羨,便欲共醉花中間。
西湖風景事事好,不似吳越惟無山。
海棠方恨我來遲,君欲歸去將何之。
期向聖時同盡瘁,況復交情淡如水。
他年若和傅說羹,免使鹽梅鼎顛趾。
參考注釋
袞衣繡裳
亦作“袞衣繡裳”。 1.畫有卷龍的上衣和繡有花紋的下裳。古代帝王與上公的禮服。《詩·豳風·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 朱熹 集傳:“之子,指 周公 也。”相傳 周公 東征勝利, 成王 以上公冕服相迎。後遂用為典故。 宋 曾鞏 《與定州韓相公啟》:“ 韓侯 之鞗革金厄,暫殿方維; 周公 之袞衣綉裳,佇還鈞軸。” 清 方苞 《周公論》:“故破斧缺斨之後,袞衣繡裳駐大師於 徐 兗 之間。”亦省稱“ 袞繡 ”、“ 袞裳 ”。 宋 文天祥 《寶應道中》詩:“征袍共袞繡,夜壁一燈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一朵黃雲捧御床,醒來魂夢自徬徨;中興不用親征戰,才洗塵顏看袞裳。” 劉師培 《<駢文讀本>序》:“ 五代 而降,捊類翕觀。裋褐在躬,蒙襲袞裳之名;土硎是飯,因雲雕俎可齊。”
(2).借指顯宦。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八:“袞衣繡裳,世俗以為榮,吾不與易也。”亦省稱“ 袞繡 ”、“ 袞綉 ”。 宋 王安石 《韓忠獻輓辭》之一:“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綉三朝國有儒。”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十:“令聞廣譽,常若袞繡;筆力千鈞,常若壯夫。”
畢竟
(1) 終歸;終究;到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亞洲畢竟是原料豐富的大陸
(2) 堅持
卜良畢竟要說明, 趙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驚奇》
即今
今天;現在。 唐 高適 《送桂陽孝廉》詩:“即今江海一歸客,他日雲霄萬里人。” 宋 陸游 《連日有雪意戲書》詩:“壯歲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時,即今就去。”
髭鬢
鬍鬚和鬢髮。 唐 白居易 《再到襄陽訪問舊居》詩:“今過 襄陽 日,髭鬢串成絲。”《莊子·列禦寇》“美髥長大” 唐 成玄英 疏:“髥,髭鬢也。”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一折:“憂愁的髭鬢斑白,尚兀自還不徹他這窮途債。”
陸佃名句,依韻和孫勉教授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