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毛國翰的《歸草堂·其二》
全文:
慈山習先隱,游釣安可忘。
門前采樵路,今昔同雪霜。
腰斧想所歷,蒼苔仍石床。
西風吹蟠木,惻怛中情傷。
孤生易為感,此心焉得將。
仰視日月馳,天高恨茫茫。
閭門久寂寞,墓地空荒涼。
骨肉況多乖,生死各一方。
徘徊念故土,涕濕塵沙黃。
平生崢嶸志,垂老對家鄉。
參考注釋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蟠木
(1).指盤曲而難以為器的樹木。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而為萬乘器者,何則?以左右先為之容也。” 唐 孟郊 《山老吟》:“蟠木為我身,始得全天年。” 宋 李綱 《謝除尚書右僕射表》:“顧臣何者,被遇若茲。蟠木輪囷,無左右先容之助;循牆傴僂,懷顛危非據之慙。”
(2).傳說中的山名。一說,即 扶桑 。《大戴禮記·五帝德》:“﹝ 顓頊 ﹞乘龍而至四海,北至於 幽陵 ,南至於 交趾 ,西濟於 流沙 ,東至於 蟠木 。” 孔廣森 補註:“《海外經》曰: 東海 中有山焉,名曰 度索 ,上有大桃樹,屈蟠三千里, 裴駰 謂 蟠木 即此也。” 北周 庾信 《周五聲調曲·宮調曲四》:“ 陰陵 朝北附, 蟠木 引東臣。” 章炳麟 《封建考》:“昔在 顓頊 ,地東至 蟠木 ,南至 交趾 。 蟠木 者,一曰 榑木 ,則 扶桑 也。”參閱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史記一·五帝本紀》、 清 俞樾 《群經平議·大戴禮記二》。
惻怛
(1).哀傷。《禮記·問喪》:“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氣盛,故袒而踴之。”《後漢書·祭遵傳》:“征虜將軍 潁陽侯 遵 ,不幸早薨,陛下仁恩,為之感傷,遠迎 河 南,惻怛之慟,形於聖躬。”《舊唐書·岑文本傳》:“其夕, 太宗 聞嚴鼓之聲,曰:‘ 文本 殞逝,情深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聞。’命停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老龍舡戶》:“狀中稱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無主者,更不知凡幾。公駭異惻怛,籌思廢寢。”
(2).猶惻隱。 宋 葉適 《樂清縣學三賢祠堂記》:“ 賈公 惻怛長者,惠貧恤孤。” 明 宋濂 《<杏庭摘稿>序》:“其發之於詩,和而不怨,平而不激,嚴而不刻,雅而不凡,庶幾忠厚惻怛,有三百篇之遺意者。”
(3).懇切。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一:“﹝ 杜甫 ﹞詩意與 狄昌 同,而其惻怛規戒,涵蓄不露,則大有逕庭矣。”《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國會為治外交之本》:“國民之對於政府也,當至誠惻怛,以銷其防閒畛域之私,而不可激烈以召變。”
中情
隱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
不察余之中情。——《楚辭·離騷》
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史記·淮陰侯列傳》
毛國翰名句,歸草堂·其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