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哨鹿》
全文:
白露雖已過,氣暄鹿鳴遲。
天道自南北,一端此可譬。
山莊過中秋,應候呦聲試。
哨必有定所,松岩特佳地。
披星出御營,霜坂跋輕騎。
一暢尋樂懷,一寓習勞意。
習勞以身先,與眾無不同。
仄徑步屴崱,短衣披蒙茸。
叢薄影白月,絕壁下峭風。
低語學銜枚,銳進擬襲攻。
回頭語額駙,去歲追賊蹤。
誠不負教養,讀書曾深宮。
深宮寧不逸,塞野有底好。
繩武貴弗忘,是中有要道。
晏起在所戒,冒冷天將曉。
減從四五人,攀陟窮峰㟽。
八叉忽作聲,餮切羊腸繞。
一鎗立斃之,今日機緣巧。
緣巧匪恆逢,未勞實鮮味。
取佳進慈寧,高擎馳飛騎。
所餘命剝割,野食頒眾暨。
人擅屠坦工,斤斧髖髀試。
芒刃固不缺,是謂善乘勢。
陡然憶西師,捷音尚待至。
參考注釋
八叉
兩手相拱為叉。 唐 溫庭筠 才思敏捷,每入試,叉手構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韻,時號“溫八叉”。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四:“﹝ 溫庭筠 ﹞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後以“八叉”喻才思敏捷。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 張錫 ﹞天資俊拔,下筆成文,誠八叉七步之才也。” 清 趙翼 《集益齋即事》詩:“公於此已肱三折,我愧才非手八叉。”
作聲
(1).謂開口說話。《南齊書·王敬則傳》:“ 敬則 謂眾曰:‘卿諸人慾令我作何計?’莫敢先答。防閤 丁興懷 曰:‘官秖應作耳。’ 敬則 不作聲。”《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見説,心下吃驚,半晌作聲不得。”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不必作聲告饒,也不必惡聲相罵。”
(2).發出聲響。 晉 葛洪 《神仙傳·葛玄》:“口中飯盡成大蜂數百頭,飛行作聲。”
餮切
形容微動之聲。《文選·潘岳<射雉賦>》:“忌上風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註:“餮切,微動之聲。”
羊腸
(1).喻指狹窄曲折的小路。《尉繚子·兵談》:“兵之所及,羊腸亦勝,鋸齒亦勝,緣山亦勝,入谷亦勝。”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詩:“路失羊腸險,雲橫雉尾高。” 清 陳維崧 《青玉案·移寓積翠閣用藝香詞韻》詞:“梯空架就羊腸路,領俊鶻,穿煙去。”如:羊腸小道。
(2).山名。《楚辭·大招》:“西薄 羊腸 ,東窮海只。” 洪興祖 補註:“《戰國策》注云: 羊腸 , 趙 險塞名,山形屈辟,狀如羊腸。今在 太原 晉陽 之西北。”《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 會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華 、 岐山 、 太行 、 羊腸 、 孟門 。”
(3). 羊腸坂 的省稱。《史記·魏世家》:“昔者 魏 伐 趙 ,斷 羊腸 ,拔 閼與 ,約斬 趙 , 趙 分而為二。” 隋 江總 《并州羊腸坂》詩:“三春別帝鄉,五月度 羊腸 。”參見“ 羊腸坂 ”。
乾隆名句,哨鹿名句
名句推薦
何處是歸程?脈脈斜陽滿舊汀
馮煦《南鄉子·一葉碧雲輕》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各黨各界,團結堅固
毛 * 《祭黃帝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