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沈遼的《澧陽大水》
全文:
澧陽地湫底,夏雨無時休。
疏惡三尺城,民阽為魚憂。
竹屋易飄蕩,薄哉生生謀。
羈人豈但免,飭隸資桴浮。
洞庭信巨浸,畜泄浮荊州。
無乃中江隘,千里壅其流。
永懷吾州樂,宅土何夷猶。
海隘不厭多,歲旱亦有收。
胡為此契闊,暴下安得瘳。
嗟嗟南土人,狐貉守一丘。
參考注釋
疏惡
亦作“疎惡”。粗劣。《漢書·溝洫志》:“ 河 決率常於 平原 、 東郡 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惡。” 宋 蘇軾 《論八丈溝不可開狀》:“又看驗得地性疎惡,合用梢樁,土薄水淺,地脈沮洳。”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三》:“自減半之後,通計五千五百餘匹,綿七千餘兩,惟 信州 取足而疎惡不堪。”
三尺
(1) 指劍,劍約長三尺,故以“三尺”為劍的代稱
(2) 指法律。古時把法律條文寫在三尺長的竹簡上,故稱法律為“三尺法”,簡稱“三尺”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為魚
《左傳·昭公元年》:“微 禹 ,吾其魚乎。”言若無 大禹 治水,人們將淹沒為魚。後因用“為魚”喻遭受災殃。 唐 杜甫 《草堂》詩:“一國實三公,萬人慾為魚。”《新唐書·薛仁貴傳》:“帝思其功,乃召見曰:‘疇歲 萬年宮 ,微卿,我且為魚。’”
沈遼名句,澧陽大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