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侮而不鬥,辱也!
公孫龍 《公孫龍子·跡府》名句出處
摘自《公孫龍子·跡府》
解釋:遭受欺負而不敢爭鬥,多么恥辱!
原文摘要:
’齊王無以應。尹文曰: ‘今有人於此,事君則忠,事親則孝,交友則信,處鄉則順,有此四行,可謂士 乎?’齊王曰:‘善!此真吾所謂士也。’尹文曰:‘王得此人,肯以為臣乎?’ 王曰:‘所願而不可得也。’”“是時齊王好勇。於是尹文曰:‘使此人廣眾大庭之中,見侵侮而終不敢斗, 王將以為臣乎?’王曰:‘鉅士也?見侮而不鬥,辱也!辱則寡人不以為臣矣。’ 尹文曰:‘唯見侮而不鬥,未失其四行也。是人未失其四行,其所以為士也然。而 王一以為臣,一不以為臣,則向之所謂士者,乃非士乎?’齊王無以應。”“尹文曰:‘今有人君,將理其國,人有非則非之,無非則亦非之;有功則 賞之,無功則亦賞之,而怨人之不理也,可乎?’齊王曰:‘不可。’尹文曰
名句書法欣賞
公孫龍名句,公孫龍子·跡府名句
名句推薦
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
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葉落根偏固,心虛節更高。
憨山德清《詠竹五首》塘上有塔院,中秋夜曾隨吾父觀潮於此。
沈復《浮生六記·浪遊記快》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
墨子《墨子·04章 法儀》漢水東流,都洗盡、髭鬍膏血。
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子思《中庸·第一章》樹荊棘得刺,樹桃李得蔭
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八》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墨子《墨子·15章 兼愛(中)》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孔子及其弟子《孝經·廣要道》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詩詞推薦
![見侮而不鬥,辱也!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