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彭罙的《巴陵女子行(一作韓節婦)》
全文:
巴陵郡西江水渾,赤沙黃壤東南奔。
邇來湜湜已百載,中有婉孌之忠魂。
當時郡有賈氏婦,志節凜凜摩乾坤。
家亡國破身執義不辱,乃是韓魏國忠獻五世之曾孫。
臨平湖開石封發,五陵氣盡天房昏。
甲馬三百萬,北來正啍啍,連城破竹勢迎刃。
牽羊系頸,投冠解綬,乞伏竄匿俱紛紛。
不意弱草中,見此松柏根。
讀書不學曹大家,事夫卻是桓少君。
君臣大義本與夫婦一,慷慨萬古保貞操。
視生死朝夕,不啻富貴如浮雲。
恨不生為男,橫戈赴三軍。
棲棲臨絕音,耿耿昭人文。
練裳縱橫四百字,上陳祖宗創業有至道,下斥奸邪誤國偷生存。
吾詞既畢分已盡,精衛何苦猶銜冤。
想當捐佩入不測,幽光上浮白日銜,陰魄直塞珠宮門。
湘靈罷瑟虙妃泣,馮夷長嘯群龍翻。
至今合頌其詩感其事,令人浩氣填膺那可捫。
或者疑之不能成人善,謂其見夢於人,不若效靈史氏為可敦。
烏乎時無歐陽公,斷臂之婦終無聞。
何以愧賣降表貞節,薄俗那能譏兔園。
我願燃犀取靈骨,封以夏屋旌以石表雙高蹲。
奏之大廷布天下,激厲臣子皆忠淳,可以扶三綱正人倫。
謂予有不信,請視賈娥墳。
參考注釋
烏乎
(1).亦作“ 烏嘑 ”、“ 烏虖 ”、“ 烏呼 ”。同“ 嗚呼 ”。嘆詞。《左傳·襄公三十年》:“烏乎,必有此夫!”《漢書·外戚傳贊》:“烏嘑!鑒茲行事,變亦備矣。” 唐 韓愈 《獨孤申叔哀辭》:“烏虖遠矣,何日而忘!” 章炳麟 《訄書·商鞅》:“烏呼!是惑於淫説也甚矣!”按,《小爾雅·廣訓》:“烏乎,吁嗟也。吁嗟,嗚呼也。有所嘆美,有所傷痛,隨事有義也。”
(2).疑問代詞。怎樣,怎么。 唐 柳宗元 《送賈山人南遊序》:“孰匱孰充?為泰為窮?君子烏乎取,以寧其躬?” 明 何景明 《與侯都閫書》:“令麾下一出,烏乎不可!” 清 馮桂芬 《皖水迎師記》:“事敗垂成烏乎可?”
歐陽
——複姓
斷臂
(1).砍斷手臂。謂僧人求法專誠。 南北朝 時,僧 神光 聞 達摩 在 沙*林 ,遂往。彼晨夕參承,莫聞誨勵,乃斷臂置師前。後 達摩 遂傳衣缽與 神光 ,是為禪宗二祖 慧可 。見《景德傳燈錄》卷三。 唐 賈島 《贈紹明上人》詩:“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 宋 歐陽修 《工部郎中歐陽公墓誌》:“先是京師歲旱,有浮屠人斷臂禱雨,官為起寺於 龜山 。”
(2).砍斷手臂。謂女子貞潔守身。典出《新五代史·雜傳序》:“予嘗得 五代 時小説一篇,載 王凝 妻 李氏 之事…… 凝 家 青齊 之間,為 虢州 司戶參軍,以疾卒於官。 凝 家素貧,一子尚幼, 李氏 攜其子負遺骸以歸東。過 開封 ,止旅舍。旅舍主人見其婦人獨攜一子而疑之,不許其宿。 李氏 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臂而出之。 李氏 仰天長慟曰:‘我為婦人,不能守節而此手為人執邪?不可以一手並污吾身!’即引斧自斷其臂。” 明 邵璨 《香囊記·強婚》:“豈不聞 李氏 斷臂,清風滿耳如生。”《剪燈餘話·鸞鸞傳》:“效投崖之烈女,慕斷臂之貞妻。” 清 黃宗羲 《唐烈婦曹氏墓志銘》:“夫 溧陽 女子,一言而沉身; 王凝 之妻,倉卒而斷臂。古人於生死之際,處之至精,今人見其為輕耳。”
無聞
(1) 沒有名聲;沒有成名
默默無聞
(2) 指耳聾
耳無聞,目無見
彭罙名句,巴陵女子行(一作韓節婦)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