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山東巡撫玉德奏報透雨及禾黍情形詩以志慰》
全文:
齊左畿南疆本接,雖沾甘澤潤才連。
詎知同透還同日,信匪賴人惟賴天。
禾黍茂生欣塞土,豆蕎爭長利秋田。
慰遙撫近一方寸,自戒持盈益悚然。
參考注釋
禾黍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將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里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芻秣的栽培;由芻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軾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謁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長利
(1).長遠的利益。《韓非子·備內》:“苦民以富貴人,起勢以藉人臣,非天下之長利也。” 漢 東方朔 《七諫·初放》:“王不察其長利兮,卒見棄乎原壄。”《新唐書·魏徵傳》:“ 貞觀 之後,納忠諫,正朕違,為國家長利, 徵 而已。”
(2).長期有利。《國語·周語中》:“故王天下者,必先諸民,然後庇焉,則能長利。” 韋昭 註:“長利,長有福利也。”《漢書·景帝紀》:“亡令廉士久失職,貪夫長利。” 顏師古 註:“長利,長獲其利。”
秋田
(1).秋季畋獵。 漢 司馬相如 《子虛賦》:“秋田乎 青丘 ,徬徨乎海外。” 唐 李嘉祐 《晚發鹹陽寄同院遺補》詩:“去路全無千里客,秋田不見 五陵 兒。” 宋 晁補之 《北渚亭賦》:“秋田 青丘 ,實囿海濱。”
(2).秋日收穫後的田園。 唐 劉長卿 《鸜鵒歌》:“朝去秋田啄殘粟,暮入寒林嘯羣族。” 唐 王建 《寄賈島》詩:“僮眠冷榻朝猶臥,驢放秋田夜不歸。”《元史·明宗紀》:“冬春之交,雪雨愆期,麥苗槁死,秋田未種,民庶遑遑,流移者眾。”
乾隆名句,山東巡撫玉德奏報透雨及禾黍情形詩以志慰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