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清淨,即是法身

釋懷深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四十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懷深的《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四十》

全文:
道源不遠,性海非遙。
但向己求,莫從他覓。
覓亦不得,得亦不真。
修是他心,不如自性。
自性清淨,即是法身

釋懷深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自性

(1).佛教語。指諸法各自具有的不變不滅之性。 南朝 梁武帝 《淨業賦》:“既除客塵,又還自性。” 唐 寒山 《詩》之二三八:“寄語諸仁者,復以何為懷。達道見自性,自性即如來。” 宋 楊圭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序》:“切以諸佛説法,不離自性,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誰佛剎?”

(2).個性;本性。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人必發揮自性,而脫觀念世界之執持。” 魯迅 《書信集·致宮竹心》:“寄《婦女雜誌》的文章由我轉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竄,因為若一改竄,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清淨

(1) 心境潔淨,不受外擾

清淨守節

(2) 安定,不紛擾

圖清淨

(3) 清潔純淨

清淨的山,清淨的水

(4) 簡明不繁

清淨簡易

(5) 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

出家清淨

即是

(1).如此。《莊子·庚桑楚》:“若有不即是者,天鈞敗之。”

(2).就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僕即是鬼,何以雲無。”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法身

(1).佛教語。梵語意譯。謂證得清淨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滅,無形而隨處現形,也稱為佛身。各乘諸宗所說不一。《大般泥洹經·如來性品》:“知如來法身,長存不變易。”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八:“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劫比他國》:“嘗聞佛説,知諸法空,體諸法性,是則以慧眼觀法身也。”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法身者,聖人成道之神明耳。”

(2).指高僧之身。 唐 盧簡求 《杭州鹽官縣海昌院禪門大師塔碑》:“法身魁岸,相好莊嚴,眉毛紺垂,顱骨圓聳。”

(3).舊指修煉得道之身。 明 張綸 《林泉隨筆》:“ 俞氏 則謂跨火不焦,入水不濡,道成之後,法身則然,豈可以血肉之軀投畀水火乎?”《西遊補》第十六回:“ 行者 一時難忍,現出大鬧天宮三頭六臂法身,空中亂打。”

釋懷深名句,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四十名句

詩詞推薦

  • 度劍石

    釋智愚宋代〕雲骨深埋草莽中,竟傳秦王試靈鋒。舊痕尚帶春 * ,一罅能生偃草風。
  •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露

    駱賓王唐代〕玉關寒氣早,金塘秋色歸。泛掌光逾淨,添荷滴尚微。變霜凝曉液,承月委圓輝。別有吳台上,應濕楚臣衣。
  • 長相思(五之四)

    陸游宋代〕暮山青。暮霞明。夢筆橋頭艇子橫。苹風吹酒醒。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較程。蓴絲初可烹。
    自性清淨,即是法身 詩詞名句
  • 秋冬之交雜賦

    陸游宋代〕霽日收殘靄,微霜作早寒。桐凋無宿葉,水退出新灘。室小才容膝,門低每觸冠。平生只此是,何物動憂端!
    自性清淨,即是法身 詩詞名句
  • 涼雨一章

    蕭穎士唐代〕習習涼風,泠泠浮飆。君子樂胥,於其賓僚。有女斯夭,式歌且謠。欲言終宥,惟以招邀。於胥樂兮。
  • 憶齊安郡

    杜牧唐代〕平生睡足處,雲夢澤南州。一夜風欺竹,連江雨送秋。格卑常汩汩,力學強悠悠。終掉塵中手,瀟湘釣漫流。
    自性清淨,即是法身 詩詞名句
  • 陸渾山莊

    宋之問唐代〕歸來物外情,負杖閱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採藥行。野人相問姓,山鳥自呼名。去去獨吾樂,無然愧此生。
    自性清淨,即是法身 詩詞名句
  • 耕讀軒

    王冕元代〕路逢誰家子?背手牽黃犢。犁鋤負在肩,牛角書一束。輒耕且吟誦,息陰坐喬木。南山豆苗肥,東皋雨新足。涼氣
  • 再登河陽城懷古

    朱延唐代〕客游倦旅思,憩駕陟崇墉。元凱標奇蹟,安仁擅美蹤。遠近濁河流,出沒青山峰。佇想空不極,懷古悵無從。
  • 晚起

    白居易唐代〕爛熳朝眠後,頻伸晚起時。暖爐生火早,寒鏡裹頭遲。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慵饞還自哂,快活亦誰知。酒性
自性清淨,即是法身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