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輿四序運灰筒,北至南訛日永中

乾隆夏至方澤禮成述事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夏至方澤禮成述事》

全文:
權輿四序運灰筒,北至南訛日永中
應候脩禋期敢後,父天母地敬宜同。
六升進退禮惟秩,八奏悠揚樂正融。
無事必躬欽奠玉,詎因歲久懈吾衷。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權輿

(1).起始。《詩·秦風·權輿》:“今也每食無餘,於嗟乎!不承權輿。” 朱熹 集傳:“權輿,始也。” 三國 魏 曹丕 《登城賦》:“孟春之月,惟歲權輿,和風初暢。” 清 黃宗羲 《<淮安戴氏家譜>序》:“ 武王 克 商 ,封 微子 於 宋 ,七世而曰 戴公 ,此 戴 姓之權輿也。”

(2).萌芽;新生。《大戴禮記·誥志》:“於時冰泮發蟄,百草權輿。”《後漢書·魯恭傳》:“今始夏,百穀權輿,陽氣胎養之時。”《晉書·戴若思傳》:“今天地告始,萬物權輿。”參閱 清 錢大昕 《潛研堂集·答問》。

(3).黃色。參見“ 權 ”。

四序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書·律曆志上》:“然四序遷流,五行變易。” 唐 王勃 《守歲序》:“春、秋、冬、夏,錯四序之涼炎。” 清 顧炎武 《華山》詩:“四序乘金氣,三峯壓 大河 。”

北至

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陽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點,其後即南移,故稱。 漢 張衡 《西京賦》:“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 唐 柳宗元 《天對》:“ 狂山 凝凝,冰於北至。”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致,極也。測量之法須逐日為之,久乃得日、月之真度。春、秋非不測日,但日行出入於赤道,有北至、南至之殊,而以冬夏為之極。”

南訛

(1).亦作“ 南為 ”、“ 南偽 ”、“ 南譌 ”。指夏時耕作及勸農等事。《書·堯典》:“申命 羲叔 ,宅南交,平秩南訛,敬致。” 孔 傳:“訛,化也。掌夏之官,平敘南方化育之事……四時同之,亦舉一隅。”《史記·五帝本紀》:“申命 羲叔 ,居 南交 。便程南為,敬致。” 司馬貞 索隱:“春言東作,夏言南為,皆是耕作營為勸農之事。”《漢書·王莽傳中》:“予之南巡,必躬載耨,每縣則薅,以勸南偽。” 南朝 齊 謝朓 《雩祭歌》:“火景方中南譌秩,靡草雲黃含桃實。”

(2).南方主夏屬火, 炎帝 所司。因用以借稱火神。 宋 王禹偁 《火星中而寒暑退賦》:“又若南訛赫怒,人失其所,焦砂爛石以何盛,輕箑纖絺而曷御。” 清 楊模 《閏六月初七夜月》:“南訛莫認火西流,顧兔高懸略似鉤。”

日永

(1).指夏至。夏至這一天白晝最長,故云。《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孔 傳:“永,長也,謂夏至之日。”

(2).指夏天白晝長。《藝文類聚》卷三引 晉 郭璞 《夏詩》:“融風拂晨霄,陽精一何冏。閒宇靜無娛,端坐愁日永。” 唐 韋應物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詩:“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朱明日永,麗節天中。”

乾隆名句,夏至方澤禮成述事名句

詩詞推薦

權輿四序運灰筒,北至南訛日永中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