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莫景行西湖草堂圖·其一》
全文:
騖望湖山有所思,遙情千里座中移。
玲瓏更見雷峰塔,喜未曾經劫火時。
參考注釋
玲瓏
(1) 精巧細微
小巧玲瓏
(2) 靈活敏捷
嬌小玲瓏
(3) 形容玉相撞擊的聲音
雷峰塔
亦作“ 雷峯塔 ”。塔名。遺址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南 夕照山 上。 五代 吳越王 錢俶 所建,1924年傾塌。 元 方回 《三天竺道中》詩:“ 三天竺 路漸平登,高似 雷峯塔 幾層。” 清 陳維崧 《滿江紅·壽武林徐世臣賢配邵孺人六十》詞:“夜雨對眠 靈隱寺 ,春帆競掠 雷峯塔 。” 魯迅 有《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
未曾
不曾
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語。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經》:“劫火洞然,大千俱壞。” 唐 張喬 《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 終南 在,應隨劫火燒。” 宋 李綱 《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刧火洞燒時,自有安身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晉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還隨刦火煙。” 清 龔自珍 《懺心》詩:“佛言刼火遇皆銷,何物千年怒若潮?”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顧炎武 《恭謁天壽山十三陵》詩:“ 康 昭 二明樓,並遭劫火亡。” 清 納蘭性德 《南歌子·古戍》詞:“何年劫火賸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
乾隆名句,題莫景行西湖草堂圖·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