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閣雲台辭帝闕,風裘雪帽返家林
王曉 《送鹿伯可致仕歸天台兼簡致政龍學給事吳明可》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王曉的《送鹿伯可致仕歸天台兼簡致政龍學給事吳明可》
全文:
握蘭肯受二毛侵,高節須知映古今。
煙閣雲台辭帝闕,風裘雪帽返家林。
殿庭不待新鳴玉,里舍聊揮舊賜金。
猿鶴不須驚與怨,道人軒冕本無心。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煙閣
亦作“煙閣”。1.煙霧中的樓閣。 唐 呂溫 《歲暮寄晉州李六協律》詩:“雲雨沛蕭艾,煙閣雙萎蕤。” 唐 王棨 《白雪樓賦》:“掩露臺之高峙,軼煙閣之孤標。”
(2). 凌煙閣 的省稱。 唐 李商隱 《為李貽孫上李相公》:“ 煙閣 傳形,革車就國。” 唐 司空圖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 漢 廷劍履,名臣之禮秩皆優; 煙閣 丹青,上將之風稜如在。”《舊唐書·李靖李勣傳論》:“近代稱為名將者, 英衛 二公,誠 煙閣 之最。”
雲台
(1).高聳入雲的台閣。《淮南子·俶真訓》:“雲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蟁蝱適足以翱翔。” 晉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雲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 唐 王勃 《七夕賦》:“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俯雲臺而自矯。” 宋 張輯 《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雲臺。秋色里,卻賞煙霞袖手。”
(2). 漢 宮中高台名。 漢光武帝 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後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約 《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引領 雲臺 ,虛己 宣室 。” 唐 高適 《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雲臺 。” 宋 范成大 《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 雲臺 ,一葉渺 湘浦 。”
(3). 漢 宮中高台名。 漢明帝 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 鄧禹 等二十八將於 南宮雲台 ,後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雲臺 賀,公卿拜壽巵。” 清 洪昇 《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 雲臺 。”
(4).山名。在 陝西省 華陰縣 境。即 西嶽 華山 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於此。 唐 李白 《古風》之十九:“邀我登 雲臺 ,高揖 衛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記》:“ 雲臺峯 在 太華山 東北。” 清 厲鶚 《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 雲臺峯 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
(5).山名。在 四川省 蒼溪縣 東南,接 閬中縣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蘇省 連雲港市 境內。原為海中小島,稱 郁洲 , 明 代始與大陸相連。山上有水簾洞遺蹟。 李希凡 《雲台小記》:“ 雲台山 屹立在 黃海 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 雲台 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
(7).道觀名。 唐 李商隱 《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 錦里 差隣接, 雲臺 閉寂寥。” 馮浩 箋註:“所謂 雲臺觀 也。” 宋 劉克莊 《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願 雲臺 任滿,又還因任,賽 汾陽 考。”
帝闕
(1).皇城之門。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兗州世隆上舊宮表》:“故能屬輦道於天階,命帝闕於霄路。”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兵符關帝闕,天策動將軍。”
(2).指京城。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蟾宮客,赴帝闕,相送臨郊野。”
風裘
擋風的皮衣。 金 周昂 《寒林七賢》詩:“苦寒如此欲何之?雪帽風裘意自奇。”
雪帽
(1).一種擋風雪的帽子。《警世通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公子扮作客人, 京娘 扮作村姑,一般的戴個雪帽,齊眉遮了。”《紅樓夢》第四九回:“ 黛玉 換上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上罩了雪帽,二人一齊踏雪行來。” 沙汀 《丁跛公》:“他隨即把雪帽往眉毛邊一掀,搖了搖下巴,跑進屋子裡去了。”
(2).比喻積雪的山頂。 華山 《山中海路》:“那山叫做 青銅山 。 烏鴉嘴 就是山頂上的一個豁口,在雪帽底下。”
家林
自家的園林。泛指家鄉。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汲流舊巘,葺宇家林。” 唐 韓翃 《送冷朝陽還上元》詩:“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明 高明 《琵琶記·瞷詢衷情》:“怕他知我要歸去,將人廝禁,要説又將口噤。我待解朝簪,再圖鄉任。那時節呵,他不提防著我,須遣我到家林。”
王曉名句,送鹿伯可致仕歸天台兼簡致政龍學給事吳明可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