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江源的《征婦怨》
全文:
漢家天子征北戎,甲兵耀日旌旗紅。
千車萬馬鹹陽道,金鼓喧闐塵蔽空。
兒夫本是良家子,應募仗劍思擄忠。
去年相送都門外,死生決別何時逢。
音書欲寄鴻雁絕,夢魂欲到關山重。
風霜萬里黃龍塞,戰伐三年青海東。
少時歲月急如箭,鏡中綠鬢成霜蓬。
縱圖麟閣丹青像,其奈深閨憔悴容。
官家且下輪台詔,將軍休勒燕然功。
旋車不獨兒夫願,六軍更喜歸三農。
參考注釋
旋車
(1).掉轉車駕。 漢 劉向 《九嘆·遠遊》:“旋車逝於 崇山 兮,奏 虞舜 於 蒼梧 。”
(2).回師之車。《後漢書·皇甫規傳》:“自 永初 以來,將出不少,覆軍有五,動資巨億。有旋車完封,寫之權門,而名成功立,厚加爵封。” 李賢 註:“言覆軍之將,旋師之日,多載珍寳,封印完全,便入權門。”
不獨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兒夫
古代婦女自稱其丈夫。 前蜀 魏承班 《滿宮花》詞:“夢中幾度見兒夫,不忍駡伊薄倖。” 元 王實甫 《破窯記》第三折:“我這裡猛然觀,抬頭覷,我道是誰家箇奸漢,卻原來是應舉的兒夫。”《金*瓶*梅詞話》第二一回:“是以瞞著兒夫,發心每逢夜於星月之下,祝讚三光,要祈保佑兒夫,早早回心,棄卻繁華,齊心家事。”
六軍
(1).天子所統領的軍隊。《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左傳·襄公十四年》:“ 周 為六軍,諸侯之大者,三軍可也。”後因以為國家軍隊的統稱。《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且四方之寇,莫大於 河 北; 河 北平,則六軍盛而天下震。” 宋 范成大 《州橋》詩:“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廻。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清 黃遵憲 《七月二十一日外國聯軍入犯京師》詩:“莫問空拳敺市戰,餘聞扈蹕六軍驚。”
(2). 晉 世稱領軍、護軍、左右二衛、驍騎、游擊為“六軍”。《南齊書·百官志》:“領軍將軍、中領軍。護軍將軍、中護軍……左右二衞將軍。驍騎將軍。游擊將軍。 晉 世以來,謂領護至驍、游為六軍。”
(3).指 唐 之禁軍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按,《舊唐書·職官志三》說六軍,與此不同。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新舊唐書十三》:“六軍,據《新志》以龍武、神武、神策各左右當之,而《舊志》説六軍則數左右羽林,而不數左右神策。《通典》説六軍與《舊志》同……要之,六軍之名乃取舊制書之,至中、晚 唐 神策軍權最重,故《新志》以後定者言之歟,今未能詳考。”
三農
(1).古謂居住在平地、山區、水澤三類地區的農民。後泛稱農民。《周禮·天官·大宰》:“一曰三農,生九穀。”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三農,平地、山、澤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宥死降五刑,己責寬三農。”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張公祈雨文》:“茲土而五月不雨,三農之失其業者,號呼之聲日徹於耳,某心竊憂焉。”
(2).指春、夏、秋三個農時。 漢 張衡 《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辯傳》:“命立庠序,教以詩書,三農之暇,悉令受業。”
江源名句,征婦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