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王周的《自喻》
全文:
予念天之生,生本空疏器。
五歲稟慈訓,憤悱讀書志。
七歲辨聲律,勤苦會詩賦。
九歲執公卷,倜儻乾名意。
乞薦鄉老書,幸會春官試。
折桂愧巍峨,依蓮何氣味。
性拙絕不佞,才短無餘地。
前年會知己,薦章實非據。
寧見民說平,空荷君恩寄。
瞿唐抵巴渝,往來名攬轡。
孤舟一水中,艱險實可畏。
群操百丈牽,臨難無苟避。
濆向江底發,水在石中沸。
槌鼓稱打寬,系紉呼下緯。
善惡胡可分,死生何足諱。
騎衡與垂堂,非不知前喻。
臨淵與履冰,非不知深慮。
我今縻搢紳,善地誰人致。
城狐與社鼠,巧佞誰從庇。
奴顏與婢膝,醜直誰從媚。
妻兒夐限越,容顏幾憔悴。
致身霄漢人,呃嚱盡賢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不佞
(1).無口才。《論語·公冶長》:“ 雍 也,仁而不佞。” 邢昺 疏:“佞,口才也。”
(2).謙辭,猶言不才。《左傳·僖公十五年》:“寡人不佞,能合其眾而不能離也。” 宋 葉適 《上西府書》:“某不佞,自以為無三者之患而獨有憂世之心。” 清 戴名世 《疑解》:“僕不佞,適有類於北宮子。”
(3).用作謙稱。《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不佞不能與二三子同心,而以為皆有罪。” 明 高攀龍 《講義·小引》:“不佞幸從諸先生後,不能無請益之言。” 魯迅 《書信集·致章廷謙》:“該堂將我住址寫下,而至今不將書目寄來,可見嘴之不實,因此不佞對之頗有惡感。”
餘地
空隙的地方,比喻言論或行動中留下的可以迴旋的地步
王周名句,自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