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沾衣六月寒

泰亨 《翠蛟亭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泰亨的《翠蛟亭》

全文:
坡謝無人共此山,翠蛟亭上拍欄乾。
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沾衣六月寒
酒釀可呼仙子飲,池深怕有老龍蟠。
天河挽住不容易,只縱遊人一餉觀。

泰亨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泰亨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沾衣六月寒書法作品欣賞
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沾衣六月寒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溪聲

溪澗的流水聲。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庭木蕭蕭落葉時,溪聲雨聲聽不辨。” 宋 陸游 《登紫翠樓》詩:“水落溪聲壯,天寒山色奇。” 清 趙俞 《溪聲》詩:“卻笑溪聲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間。”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隨時變換調子。”

到耳

逆耳。 漢 揚雄 《太玄·事》:“到耳順止,逆聞順行也。” 司馬光 集註:“到與倒同……能納忠補過不失正順者也。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三更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嵐氣

(1).山中霧氣。 晉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氣清。” 唐 岑參 《寄青城龍溪奐道人》詩:“絶頂小蘭若,四時嵐氣凝。”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林間殘雨滴衣,嵐氣煙霏,交走橫騖。” 郁達夫 《沉淪》一:“山的周圍醞釀成一層朦朦朧朧的嵐氣,反射出一種紫不紫紅不紅的顏色來。”

(2).指瘴氣。《明史·許貴傳》:“ 貴 亦感嵐氣,未至 松潘 卒。”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泰亨名句,翠蛟亭名句

詩詞推薦

  • 海會寺宴集以禪房花木深為韻得禪字·其二

    楊天衢宋代〕槐柳陰陰首夏天,閒門塊坐正蕭然。忽蒙蘭友相為伴,來訪蓮宮一問禪。粉著衣襟穿翠竹,冰生齒頰漱寒泉。晚來
  • 歌風台

    陳宜甫元代〕高祖去已久,歸如魂魄何。俗傳西漢事,碑刻大風歌。山遠分滕壤,冰開響沛河。荒台兩間屋,衰草夕陽多。
  • 貞女祠

    許棠唐代〕何穴藏貞骨,荒祠見舊顏。精靈應自在,雲雨不相關。落石泉多咽,無風樹盡閒。唯疑千古後,為瑞向人間。
    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沾衣六月寒 詩詞名句
  • 舟發姑蘇

    乾隆清代〕蘭鷁發胥江,風平五兩䉶。霽天留曉月,麥剡入篷窗。行閱溪山畫,真稱文物邦。具區空闊里,湧出洞庭雙。
  • 閨夢·其三

    王潤〔明代〕月過銀屏映象床,秋風微透越羅裳。無端一枕相思夢,為雨為雲總斷腸。
  • 竹居自題

    吳文鳳明代〕杲溪幽致類湘潭,一榻清陰六月寒。睡起奸懷何處著,綠雲遮斷曲闌乾。
  • 贈談命者

    方岳宋代〕客有攜詩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山城難覓葡萄綠,竹火終強鵓鴿青。迕俗坐談捫虱略,治生欲讀相牛經。向來
  • 【雙調】折桂令_江頭即事問

    曹德〔元代〕江頭即事問城南春事何如?細草如煙,小雨如酥。不駕巾車,不拖竹杖,不上籃輿。著二日將息蹇驢,索三杯分付
  • 再次韻

    王灼宋代〕築壇拜一軍驚,初識淮陰胯下生。能讀父書成底事,可憐世上逐虛名。
  • 送京仲次對制帥四川

    張鎡宋代〕賤子夫誰問,鳴騶屢水湄。自因閒肯顧,不是佞求知。山檻清持茗,花蹊笑說詩。雨風今送別,淒斷濕旌旗。
溪聲到耳三更雨,嵐氣沾衣六月寒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