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浩氣輩孟軻,論諫仁義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葛紹體宣公泉歌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葛紹體的《宣公泉歌》

全文:
幾年廢井城東衙,甃石缺裂洿淖多,奈此宣公初鑿何。
宣公浩氣輩孟軻,論諫仁義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當時芟薙開藤蘿,細穿地脈泉源過,暗引雲氣通天河。
誰知荒蕪日冥冥,泥舍不食羸其瓶,谷射翁漏汲莫升。
舊跡契君懷古情,一朝渫治翻光晶,百太修綆轆轤聲。
乳泉溶溶早夜生,寒冽不改徹底清,靜養日月印列星。
君欲著亭泉之側,味良高風夢想覿,釀泉為酒觴佳客。
舂來香秫珠的皪,玉缸方糵化醇醳,蟻蜉槽床春滴滴。
宣公在天酹可索,宣公之泉帶神識,濱湖一嘯暮天碧。

葛紹體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浩氣

浩然的正氣

浩氣四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浩氣長存

孟軻

(約前372——前 289) 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孟子則宣揚“仁義”,主張實行“仁政”、“王道”,與弟子著書七篇261章,即《孟子》。主張“省刑罰,薄賦斂”,使民有“恆產”,能安居樂業,並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勸告統治者要“與民同樂”,反對虐政害民。《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的傑出散文著作

論諫

(1).論述講諫的方法。 宋 蘇洵 《諫論上》:“古今論諫,常與諷而少直,其説蓋出於 仲尼 。”

(2).議論和進諫。 宋 陸游 《太師魏國史公輓歌詞》之一:“論諫寧中止,謀謨不苟同。”

仁義

(1) 寬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韓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2)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不磨

不可磨滅。《後漢書·南匈奴傳論》:“嗚呼,千里之差,興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官場現形記》第一回:“老侄你自己不要看輕,這個重擔,卻在我叔侄兩人身上,將來維持世運,歷劫不磨。” 郭沫若 《文藝論集·太戈爾來華的我見》:“《迷途之鳥》裡面也盡有一些好詩,象這刻石的一首,也可以說是不磨的佳作。”

炳炳

(1).光彩照耀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宛宛黃龍,興德而升,采色玄耀,炳炳輝煌。”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下:“共會於 國忠 宅,將同入禁中,炳炳照灼,觀者如堵。”《說岳全傳》第六回:“五星炳炳聚奎邊,多士昂昂氣象鮮。”

(2).昭明貌。 唐 孫樵 《寓汴州觀察判官書》:“執事三從事 盧公 ,其所以佐 盧公 使炳炳不磨於世者, 襄陽 南渡之民,皆能道之。” 宋 陳亮 《祭宗式之文》:“我脫囚繫,理亦炳炳。” 清 龔自珍 《武顯將軍福建海壇鎮總兵官丁公神道碑銘》:“再告下車者曰:是百戰百克而無炳炳於時者。”

(3).指文采鮮明。 唐 張說 《處士元公碣銘》:“嗟我處士,炳炳其文。” 明 宋濂 《國朝名臣序頌·竇文正公默》:“有卓 竇公 ,誾誾而馴,雍雍而惇,炳炳而文。”

丹衷

赤誠之心。 南朝 梁 沉約 《為齊竟陵王解講疏》:“敢誓丹衷,庶符皎日。” 唐 戴叔倫 《曾游》詩:“絶粒感 楚 囚,丹衷猶照耀。” 明 錢澄之 《孤螢篇》:“祗今寂寞自明滅,耿耿丹衷應有血。”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白髮在堂,奚忍毀巢破卵;丹衷未泯,寧甘屈節事人?”

葛紹體名句,宣公泉歌名句

詩詞推薦

宣公浩氣輩孟軻,論諫仁義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