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固三靈歸火府,五雲覆地,光徹梵天

侯善淵滿江紅

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侯善淵的《滿江紅》

全文:
昂簪策杖,賞月披風信途然。
抱一衝和,養刀圭汞鉛。
金精木液潤華田。
密固三靈歸火府,五雲覆地,光徹梵天
虎龍交,宇宙明珠奪得,*象涓涓。
寶霞輝日,燦顯陽光赫奕,返照洞玄。
混內**晝夜連。
法萬象清圓,與物爭鮮。
湛寂冷源,常在目前。
無中瀲灩泛精淵。
九色黃雲籠沆瀣,三峰青靄,遠接萬川。
道備純精粹,陰氛盪散,萬物生全。
寶象含靈質,向六塵堆里,捧出個瑞仙。

侯善淵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侯善淵密固三靈歸火府,五雲覆地,光徹梵天書法作品欣賞
密固三靈歸火府,五雲覆地,光徹梵天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密固

(1).細密牢固。 晉 張華 《瑰材枕賦》:“制為方枕,四角正端,會緻密固,絶際無間。”

(2).猶密封。《雲笈七籤》卷七一:“其甘堝中安藥了,以蓋合之,密固入風鑪吹之。”

三靈

(1).指日、月、星。《漢書·揚雄傳上》:“方將上獵三靈之流,下決醴泉之滋。” 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南史·宋紀上》:“三靈垂象,山川告祥。”

(2).指天、地、人。《文選·班固<典引>》:“答三靈之蕃祉,展 放唐 之明文。” 李善 註:“三靈,天、地、人也。”《魏書·孫紹傳》:“事恢三靈,仁洽九服。” 宋 岳珂 《桯史·獻陵疏文》:“冀大覺垂慈,三靈協佑。”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精誠之至,哀感三靈。”

(3).指天神、地祇、人鬼。《資治通鑑·後晉高祖天福三年》:“臣 光 曰:治國家者固不可無信。然 彥珣 之惡,三靈所不容, 晉高祖 赦其叛君之愆,治其殺母之罪,何損於信哉!” 胡三省 註:“三靈,謂天神、地祇、人鬼。”

(4).指靈台、靈囿、靈沼。《詩·大雅·靈台序》“靈臺,民始附也” 唐 孔穎達 疏:“《大雅·靈臺》一篇之詩,有靈臺,有靈囿,有靈沼,有辟雍。其如是也,則辟雍及三靈,皆同處在郊矣。”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 文王 之辟雍、明堂、三靈同地。凡治 岐 之大政,皆行其中。”

(5).道教稱三魂為三靈。《黃庭內景經·瓊室》:“何為死作令神泣,忽之禍鄉三靈歿。” 梁丘子 註:“三靈,三魂也。謂爽靈、胎光、幽精。”

五雲

(1).青、白、赤、黑、黃五種雲色。古人視雲色占吉凶豐歉。《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關尹子·二柱》:“五雲之變,可以卜當年之豐歉。”《雲笈七籤》卷四一:“五雲交蔭,六炁扇塵。”

(2).五色瑞雲。多作吉祥的徵兆。《南齊書·樂志》:“聖祖降,五雲集。”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瑞開三眷,祥洽五雲。”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麗日五雲浮,開綺讌,待宸游。”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贈郭將軍》詩:“承恩新拜上將軍,當值巡更近五雲。”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天書飛下五雲傍,紫陌珂聲夜未央。” 清 陳夢雷 《立秋後一日至都門即事賦感》詩:“遙向五雲深處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雲英、雲珠、雲母、雲液、雲沙五種雲母。據稱按五季服用,能壽考乃至成仙。 晉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或聞有曉消五雲,飛八石,轉九丹,治黃白。”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服五雲之法……服之一年,則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參閱 楊明照 《<抱朴子內篇校釋>補正》。

(5).見“ 五雲體 ”。

梵天

(1).佛經中稱三界中的色*界初三重天為“梵天”。其中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多特指“大梵天”,亦泛指色*界諸天。《百喻經·貧人燒粗褐衣喻》:“汝今當信我語,修諸苦行,投巖赴火,捨是身已,當生梵天,長受快樂。”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嵩山竹林寺》:“知客曰:‘渠適往梵天赴齋,少頃歸矣。’坐良久,望空中僧百餘,駕飛鶴,乘師了,或龍或鳳,冉冉而下。” 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詩:“特現 金粟 身,梵天縱遊戲。”亦作“ 梵摩天 ”。《資治通鑑·隋煬帝大業八年》:“此乃天子無福,值我兵解時至,我應生梵摩天雲。”

(2).婆羅門教、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創造之神。《百喻經·梵天弟子造物因喻》:“梵天見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語之言:汝作頭太大,作項極小;作手太大,作臂極小。” 章炳麟 《無神論》:“主惟神者,以為有高等梵天;主惟物者,以為地水火風皆有極微。”

侯善淵名句,滿江紅名句

詩詞推薦

密固三靈歸火府,五雲覆地,光徹梵天 詩詞名句